恭和御制己亥十一月十三日南郊祭天斋宫即事赐诗 其三
衮龙朱履午阶南,大辇鸾鸣羽卫严。
玉轸乍回黄道稳,金乌初上白云暹。
五门晓吹开旗尾,万骑花光入帽簷。
已见神光昭感格,鹤书恩下万邦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龙红鞋站在台阶南边,皇家马车凤凰展翅护卫严密。
玉石滚轮在黄道带快速旋转稳定,金乌刚刚出现在白云之上。
早晨的风吹开了五个门,万千骑兵的光彩照进了帽子边缘。
已经看到神的光明感动心灵,仙鹤书写着恩情降临到各个国家。
去完善
释义
1. 衮龙: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这里指皇帝。
2. 朱履:红色的鞋子,多指官服。
3. 午阶南:在南郊祭祀的场所。
4. 大辇:大型的车舆,这里指皇帝的乘舆。
5. 鸾鸣:车铃的声音。
6. 羽卫:皇帝的护卫。
7. 玉轸:这里指车辆。
8. 黄道:古代历法中太阳视运动的轨迹。
9. 金乌:太阳。
10. 白云:天边的云彩。
11. 暹:即“暹罗”,古国名,位于今泰国一带。
12. 五门:泛指皇宫的五个大门。
13. 晓吹:清晨的微风。
14. 开旗尾:打开旗子的末端。
15. 万骑:形容众多。
16. 光:阳光照耀。
17. 入帽簷:进入帽子的边缘。
18. 已见:已经看见。
19. 神光:神圣的光辉。
20. 昭感:明显的感应。
21. 格:到达。
22. 鹤书:书信的美称。
23. 恩:恩情。
24. 下:向下传达。
25. 万邦:各个国家。
26. 沾:受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南郊祭天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皇家气派与宗教氛围。首联描述皇帝身着龙袍,乘坐朱红大辇,在鸾鸣声中引领着严密的仪仗队伍。颔联则描写了皇帝在南郊祭天的庄严肃穆:皇帝在黄道稳稳落座,仿佛那金色的太阳刚刚从白云中升起。颈联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壮丽景象:五门响起的晓风吹动着皇帝的旗帜,万头马队在晨光中犹如披上了一层金光。最后,诗人以“神光昭感格,鹤书恩下万邦沾”收尾,表达了对天子受命于天的感慨,同时也寓含着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恭和御制己亥十一月十三日南郊祭天斋宫即事赐诗 其三》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蔡京所创作的。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99年,即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蔡京正处于他政治生涯的鼎盛期,曾任尚书右丞、左丞等职,深得皇帝信任。
在这一年里,宋哲宗赵煦决定在南郊举行一场盛大的祭天仪式,以祈求上天的庇佑和国家昌盛。作为朝中重臣,蔡京有幸参与了这个重要的仪式,并在斋宫内留连忘返,感受到了天人合一的氛围。在这种背景下,蔡京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表达了蔡京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关爱之情。他在诗中描绘了南郊祭天的壮观景象,以及自己在斋宫中的感悟。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述,蔡京传达了他对国家繁荣的期盼和对天子圣明的赞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