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偶书讥武团练

标题包含
偶书讥武团练
干禄谋何拙,求人计又疏。 祝鮀焉用佞,宁武岂真愚。 自乏千箱积,谁令万卷余。 艾肥兰蕙瘦,饥馑竟何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处权,字伯行,号后村居士,南宋著名文人、词人。他生于公元1076年,卒于公元1159年,享年83岁。 李处权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李邦献是北宋时期的进士。李处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就展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为了生活奔波辛苦,求人帮助却不得要领。 祝鮀巧言善辩又如何?宁武并不是真的愚蠢。 自家缺乏财富积累,谁让知识丰富呢。 贫富差距颇大,生活艰苦到底如何?
去完善
释义
《偶书讥武团练》: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批评了求官者的愚蠢和不择手段的行为。 1. 干禄:追求功名利禄。 2. 谋:计划。 3. 拙:笨拙,不擅长。 4. 求人:寻求他人的帮助。 5. 疏:关系疏远。 6. 祝鮀:祝鮀是春秋时期的卫国人,以口才著称,善于阿谀奉承。这里代指阿谀奉承的人。 7. 用:使用。 8. 佞:能言善辩,这里指花言巧语。 9. 宁武:可能是指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宁越,他因为智慧和勇气而著名。这里是诗人用来反讽那些愚蠢的人。 10. 真愚:真正的愚昧无知。 11. 自乏:自己缺乏。 12. 千箱积:形容财富丰厚。 13. 谁令:谁让。 14. 万卷余:形容学识丰富。 15. 艾肥:艾草长得茂盛。 16. 兰蕙瘦:兰花和蕙草长得瘦弱。 17. 饥馑:粮食歉收的年份。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诗人对社会现象及自身处境感慨的诗歌。全诗表达出作者为追求功名而奔波的无奈和无力感。 “干禄谋何拙,求人计又疏”描述了诗人为了谋求禄位而采取的方法笨拙,寻找助力时却感到迷茫无助。这种矛盾的心态,使他在求仕的道路上倍感压力。 “祝鮀焉用佞,宁武岂真愚”诗人以历史人物祝鮀、宁武为例,讽刺了那些虚伪巧言、曲意逢迎以求名利之人的丑态,并表示自己对这种现象的不满。 “自乏千箱积,谁令万卷余”则是诗人感叹自己的才学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溢于言表。同时,诗人以“艾肥兰蕙瘦,饥馑竟何如”作结,描绘出因缺乏关爱和资源而导致兰花凋零的悲凉景象,以此暗示自己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偶书讥武团练》是南宋诗人李处权的作品。此诗创作于公元1186年前后,也就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李处权生活在南宋末年,当时金兵屡次南侵,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李处权正值中年,生活困顿,但并未磨灭他的壮志。他在诗中讽刺了那些只会舞刀弄枪,却毫无实际用处的人,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深深担忧。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统治者无能的不满。 这一时期的南宋政权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一方面,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下侵扰,导致南宋国土分裂,百姓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南宋国内政治腐败,官僚体制臃肿,战争开支庞大,民生凋敝。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李处权通过对武团练的讽刺,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不满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