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二
龙幡胜槩落群峰,水石清奇叠万重。 燕坐不辞提祖令,微躯那更继前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慧远(334年-416年),俗姓贾,字谦之,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人。东晋时期著名的高僧、文学家、哲学家,被誉为“庐山宗师”。 释慧远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尤善老庄之学。他年轻时曾游学长安,后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龙幡胜景坐落在群山之间,清澈的山水层叠环绕。 安静地坐下来,不怕提起先祖的教诲,我这一微小的身体怎能跟随前人的足迹。
去完善
释义
1. 龙幡:指云雾缭绕的山势,用以比喻诗中的庐山之美。 2. 胜槩:美好的景色或地势。 3. 落群峰:落在众山之间的意思。 4. 水石清奇:描述庐山水石清泠独特的景象。 5. 叠万重:指庐山层峦叠嶂的壮丽景色。 6. 燕坐:安静地坐着,此处意指禅定。 7. 不辞:不推辞。 8. 提祖令:继承禅宗祖师之教诲。 9. 微躯:谦称自己的身分。 10. 那更:怎敢,岂能。 11. 继前踪:追随先贤的脚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颂是宋朝僧人释慧远所作,表达了作者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和对山水风光的赞美。全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以龙幡山胜景和重重水石为背景,强调清幽奇特的环境氛围。诗人提到“燕坐”,即安详地静坐,以此来传达出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修行的心境。同时,通过提及“祖令”和“前踪”,暗示了禅宗的精神传承和发展。这首诗展现出了释慧远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洞察力以及他在禅宗修行中的深刻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二》是南宋时期诗僧释慧远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前后。 释慧远在这个时期正值人生的中晚年阶段,他曾在江南地区游历参学,对禅宗的顿悟学说有深入的研究。他在此时期的诗歌创作,表现出了他在禅宗修行过程中的感悟和对生活的哲思。 在南宋时期,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墨客投身于佛教,寻求心灵的慰藉。禅宗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了士大夫阶层的精神寄托。释慧远的这首诗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反映了人们在战乱和困境中对生命、自然的思考以及对禅宗信仰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