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室山王宁所居
白云知所好,柏叶幸加餐。
石镜妻将照,仙书我借看。
鸟来翻药椀,猿饮怕鱼竿。
借问簷前树,何枝曾挂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云可知我所好,柏叶为我增添美味。
石镜妻子欲照镜,仙书向我借阅观赏。
鸟儿飞来翻动药碗,猿猴饮水害怕鱼竿。
试问屋檐前的树木,哪根树枝曾挂过帽子。
去完善
释义
《题石室山王宁所居》是唐朝诗人秦系的一首山水诗。以下是对其中词语的解释:
1. 石室山: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境内的山区。
2. 王宁:人名,生平不详,可能是该地区的隐士或文人墨客。
3. 白云:此处指代隐逸生活。古代许多文人都向往过上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因此常用“白云”来象征这种理想。
4. 柏叶:柏树叶,古人有食柏叶的习惯,认为可以延年益寿。
5. 石镜:指天然形成的岩石,形状如镜子。
6. 仙书:神话传说中神仙传授的书,此处可能指道教典籍。
7. 药椀:盛放药物的碗,这里指药用植物。
8. 猿饮:形容猿猴饮水。
9. 鱼竿:钓鱼用的竹竿。
10. 挂冠:辞官,指弃绝名利,过隐居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秦系描绘诗人寄居的石室山的景色以及诗人与山中居民的生活情景。首联“白云知所好,柏叶幸加餐”中,以白云、柏叶营造了一种闲适的意境,表现了诗人的心境和当地环境的清新脱俗。颔联“石镜妻将照,仙书我借看”则描绘了山中居民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即利用石镜整理仪容,借阅仙书打发闲暇时光。颈联“鸟来翻药椀,猿饮怕鱼竿”既描绘了鸟与猿的生动场景,又暗示了山中居民的养生生活及与世无争的态度。尾联“借问簷前树,何枝曾挂冠”诗人以檐前树枝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对生活态度的思考,透露出诗人在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清高脱俗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石室山王宁所居》是唐朝诗人秦系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时期,约公元756年左右。这一时期的唐朝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在这个时期,秦系的人生际遇较为坎坷。他早年曾担任过官员,但因不满现实,辞官归隐。此后,他在江南一带过着流浪生活,游历名山大川,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在这个过程中,他创作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和表达隐逸之志的诗篇。
石室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山峰。王宁是当时的一位隐士,他的居所就在石室山上。秦系在游览石室山时,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隐逸氛围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题石室山王宁所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