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
零落东山老佛师,古来独往似君稀。
雪边气候春将破,林下神情句欲飞。
后日当寻慧远社,何人更赠大颠衣。
一篇感发浑闲事,须脱青衫动少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山的古佛寺已经凋零,自古以来像您这样独自往来的人稀少。雪边的春天即将来临,树林下的氛围让人有诗意飞扬的感觉。未来应当寻找慧远的僧团,还有谁会赠送给大颠僧人的衣服呢?这篇感发的文章其实就是平常事,需要脱掉青衫才能显示出少微的灵性。
去完善
释义
1. 东山:地名,位于今浙江省诸暨市东江镇。这里代指杨蟠所在的地点。
2. 老佛师:对年长僧人的尊称。这里指的是慧远大师。
3. 独往:独自前行,表示超尘脱俗的精神追求。
4. 雪边:在雪花纷飞的地方。
5. 气候春将破:形容春天的气息即将消散。
6. 林下神情句欲飞:描绘了诗人在山林间的神态和情感,仿佛诗句都能飞翔起来。
7. 后日当寻慧远社:表达了诗人要去寻访慧远大师的意愿。
8. 大颠衣:唐代僧人马祖道一的弟子大颠和尚的袈裟,此处借指高僧的法衣。
9. 一篇感发浑闲事:意指写下这首诗只是一时的感慨,无足轻重。
10. 须脱青衫动少微:表明自己已被感动,情绪波动,衣服都随之微微颤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次韵》,是诗人杨蟠对东山的描写。首句“零落东山老佛师”中,东山作为佛教文化的代表,强调了其悠久的传承和历史,也展示了诗人对佛教的尊重。接下来的句子“古来独往似君稀”则是称赞诗人的独特品质和追求。
第二联,“雪边气候春将破,林下神情句欲飞”描绘了东山的景色和氛围,如春天将要到来时的气候变化,树林中展现出的生动诗句,都给人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
第三联,“后日当寻慧远社,何人更赠大颠衣”则表现了诗人对宗教精神的向往以及对智慧的渴望。这里提到的慧远和大颠分别是佛教历史上著名的高僧,代表着诗人对佛教的理解和对禅宗的敬意。
最后两句,“一篇感发浑闲事,须脱青衫动少微”意味着诗人因感动而写下这首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同时也暗示出诗人在心境上的改变,像是脱去平凡的外衣,流露出一种超凡的气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东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佛学、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在诗中展示出了他那独立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是南宋诗人杨蟠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金朝和南宋对峙的特殊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在创作这首诗时,杨蟠正身处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作为一名文人墨客,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深感忧虑。在诗歌中,他以含蓄而深沉的表达方式,传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此外,杨蟠所在的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非常活跃,他们通过诗词歌赋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国家治理的期待。杨蟠作为这一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篇往往具有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