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山中田家

标题包含
宿山中田家
欹坐颓簷醉浊醪,松油烧尽夜萧骚。 儿童十岁能吹笛,嘹亮一声山月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闲地坐在倾斜的屋檐下,喝着浊酒,品味着微醺的滋味;燃烧着的松油照明,夜深人静时,更显寂寥。 突然,传来一曲悠扬的笛声,原来是十岁的小孩正在练习吹奏,嘹亮的音符回荡在山谷中,与月色相辉映。
去完善
释义
1. 宿:在...过夜,这里指在山中的田农家过夜。 2. 山中田家:居住在山里的农民家庭。 3. 敧(qī)坐:斜靠而坐,这里指诗人坐在屋檐下。 4. 颓簷:破旧的屋檐。 5. 浊醪(láo):浊酒,这里指诗人饮用的低度酒。 6. 松油烧尽:松油燃尽的柴火,这里指燃烧的火焰逐渐熄灭。 7. 夜萧骚:夜晚静谧的声音。 8. 儿童十岁:年仅十岁的儿童,这里指这个田家的孩子。 9. 嘹亮一声:形容声音高亢明亮。 10. 山月高:山间的明月高高挂在天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山中田舍的夜晚情景。诗人斜倚在倾斜的屋檐下,喝着浊酒,沉醉在这宁静的夜晚。松树燃烧的油灯即将燃尽,夜晚显得格外静谧。而在这寂静的山谷中,突然响起了嘹亮的笛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那声音如同山中的明月一般清澈高远。 通过这种情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山中田园生活的闲适与宁静,同时也展现出儿童的天真与活力,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以儿童的笛声与山月的对比,更加突显了山间夜色的辽远和高洁,使整首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山中田家》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翁森之手,创作于公元1256年左右。 在翁森创作这首诗的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战火纷飞,百姓生活困苦。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文人,翁森对国家和民众的命运深感忧虑。他在山野之间漫游,寻找心灵慰藉的同时,也观察并记录了民间的生活状况。 翁森游历至山中的田舍时,发现这里的人们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勤劳朴实、团结互助,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信念。这让诗人深感动容,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山村田园生活的诗篇《宿山中田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