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玉漏迟

标题包含
玉漏迟
窗户明环堵。山容黛染,水光绡舞。荷盖擎烟,花映步波神女。嫩脸铅华掩素,无语向、薰风凝伫。晴又雨。征鞞隐隐,云洲沙渚。 须臾风卷还晴,看香泄丹囊,乍飘沈炷。鱼飐荷衣,珠颗乱倾无数。休话金沙玉井,争似我、神龟□处。觞为举。何人解歌金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葛立方(1092年-1164年),字方叔,号野堂,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在政治生涯中,葛立方历任国子监丞、太常博士、尚书工部员外郎、礼部侍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教室明亮如环墙。远山如染黛,水面如绸舞动。荷叶擎烟,花映照在波浪中的女神。她们的脸色像嫩白的铅华掩盖了素颜,无言地向薰风站立。天气时晴时雨。隐约传来远方的鼓声,那声音来自海上的岛屿和沙洲。 瞬间狂风席卷乌云而天转晴,香气从红色囊中泄露出来,一瞬间像烛火漂浮在空中。鱼儿在水面跳跃,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如同无数珍珠。不要谈论金沙和玉井,怎么能和我在这神龟之所在相比呢?斟满酒,谁来唱这首金缕之歌呢?
去完善
释义
1. 窗户明环堵:窗户明亮,四周墙壁环绕。环堵,四周墙壁。 2. 山容黛染:远山的景色如同墨黛。黛染,用黛石染色,这里形容远山颜色深青。 3. 水光绡舞:水面波光如同丝绸舞动。绡舞,丝绸舞动。 4. 荷盖擎烟:荷叶上蒸腾的雾气。荷盖,荷叶。擎烟,托起烟雾。 5. 花映步波神女:花朵倒影在波纹中的仙女。步波,指水面上的波纹。 6. 嫩脸铅华掩素:少女的脸庞,素颜不加妆饰。铅华,古代妇女用以化妆的铅粉。掩素,遮盖本来面貌,即素颜。 7. 无语向、薰风凝伫:默默无言地站在暖风中。薰风,和暖的风,指南风。凝伫,站立不动。 8. 征鞞:出征的鼓声。鞞,古乐器名,这里借指鼓声。 9. 云洲沙渚:云朵和沙滩。云洲,天上的云彩;沙渚,水中的沙洲。 10. 须臾风卷还晴:一会儿风停云散,天气放晴。须臾,片刻之间。 11. 看香泄丹囊:看着香气从红色香囊中散出。丹囊,红色香囊。 12. 乍飘沈炷:烛火忽明忽暗。乍,忽然。飘沈炷,形容烛火摇曳不定。 13. 鱼飐荷衣:鱼儿在水中摆动荷衣。飐,风吹物动。荷衣,荷叶。 14. 珠颗乱倾无数:比喻雨滴打在荷叶上,如珍珠般四散。珠颗,珍珠。 15. 金沙玉井:金沙铺地,玉井出水。此处泛指仙境。金沙,金色的沙粒;玉井,玉石砌成的井台。 16. 神龟:神龟是指象征吉祥的神龟图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烟雨江南的美丽画卷,通过细致观察和描写自然景象,赋予其灵动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意境。开篇作者以山色如黛,水波如舞比喻,展示出一幅山水共融的画面。“荷盖擎烟”以荷盖比喻烟雾,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江南烟雨朦胧的景象。接着用“花映步波神女”形容荷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宛如凌波微步的神女,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下阙,作者通过对天气变化的细致观察,捕捉到风中飘来的花香以及雨中倾落的珍珠般的雨滴。将鱼与水藻相互依存的关系表现得惟妙惟肖。最后表达出自己不愿去追求名利,只愿在此美丽的景色中饮酒赋诗的情怀。整首词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富有哲理,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漏迟》是宋代文学家葛立方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40年至1070年之间,也就是北宋时期。这一时期,宋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开始流行。 在创作这首词时,葛立方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职业生涯阶段。他曾在朝廷任职,后因政见不合而被贬。在这段时间里,他的生活充满了波折和不确定性,这也反映在了他的词作中。 北宋时期,文人墨客崇尚文学创作,特别是诗词歌赋。葛立方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自然受到了这种氛围的影响。他在自己的词作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表达,展现了他的才情和个性。同时,他也通过诗词表达了对家国故土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