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古林邱

标题包含
古林邱
支筇来访古林邱,转尽山腰俯碧流。 峭壁千寻悬石磴,苍崖百尺护龙湫。 行人迹断烟常暝,过鸟声闲意更幽。 小憩已销尘俗虑,溪山奇绝是兹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拄着竹杖来到古老的树林和丘陵, 在山腰转了一圈俯瞰那碧波溪流。 陡峭的山壁上挂着长长的石阶, 青绿色的悬崖下隐藏着龙形的瀑布。 行人的脚步已经消失,烟雾弥漫在寂静之中, 路过的鸟儿声音悠闲,显得更加宁静。 在山间小憩一会儿已忘却世俗烦恼, 这次游览真是探索了溪山深处的奇景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古林邱:指古代的树林和山丘,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游览的一处古代风景胜地。 2. 支筇:手杖,这里代指步行或登山。 3. 山腰:山的中间部位。 4. 碧流:绿色的流水,形容水流清澈。 5. 峭壁千寻:形容悬崖峭壁的高峻。 6. 石磴:石头台阶。 7. 苍崖百尺:形容深色的悬崖有百尺之高。 8. 龙湫:瀑布,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山中发现的一处瀑布景观。 9. 行人迹断:形容人迹罕至的地方。 10. 烟常暝:烟雾弥漫,显得景色昏暗。 11. 过鸟声闲:形容鸟儿悠闲地飞翔和鸣叫。 12. 小憩:短暂的休息。 13. 尘俗虑:世俗的烦恼和忧虑。 14. 溪山奇绝:形容山水的奇特和优美。 15. 兹游:这次游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拜访古林邱时的所见所感。诗人以“支筇”形象地表达了他的步履蹒跚和登山不易,但在曲折的山路上欣赏到美丽的风景时,所有的疲惫都得到了安慰。峭壁、石磴、苍崖等自然景象巧妙地展示了古林邱的奇美风光,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清幽之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林邱》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卫泾之手。此诗创作于公元1194年,正值金朝入侵南宋时期。当时宋朝的国力已日渐衰弱,疆土被割据,百姓生活困苦。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诗人卫泾深感忧虑,于是写下这首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 卫泾出生于书香世家,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学不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在仕途上并不得志,曾多次被贬谪。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关心民生疾苦,关注国家兴亡。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 此外,这一时期的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变化。随着儒家思想的复兴,士大夫阶层开始关注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这种思潮在卫泾的诗歌中也有所体现,如他在《古林邱》中写道:“古林丘上春草绿,行人到此空惆怅。”这里的“惆怅”不仅仅是感叹时光的流逝,更是对人生无常、世事艰难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