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子刻立春
客中春到不知春,庭草青青入眼新。
对酒可无人作伴,照书却有雪为隣。
雕盘玉笋传生菜,宝胜金花锡近臣。
我已栖迟宁事事,有谁曾为叹长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光降临却身在异乡感受不到温暖,只有庭院里的草木焕发出勃勃生机。独酌之时无人陪伴,唯有书本和雪花为伴。精美的餐具上摆放着新鲜的生菜,就像金殿里赏赐给近臣的礼物。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宁静,谁又能理解其中的甘苦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子刻:古代计时法,指夜里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之间。
2.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3. 客中:在外乡。
4. 庭草:庭院里的草。
5. 对酒:对着酒。
6. 雪为隣:雪指书卷上的文字,意为以书为伴。
7. 雕盘玉笋:形容精美的餐具。
8. 生菜:指新鲜的蔬菜。
9. 宝胜金花:指华美的服饰。
10. 锡:赐予。
11. 近臣:指亲近的大臣。
12. 栖迟:闲居度日。
13. 宁事事:不做事情。
14. 有谁曾:有人曾经。
15. 长贫:长期贫困。
去完善
赏析
《五日子刻立春》是一首描绘立春景象的诗歌。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氛围。首先,“客中春到不知春”表达出作者身处他乡,未能真切感受到春天的到来,但随后一句“庭草青青入眼新”却又生动地展现出春天来临时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对酒可无人作伴,照书却有雪为隣”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寂寞。尽管没有人为作者举杯庆祝春天的到来,但有书的陪伴,依然能使作者感到满足。这句诗也传达出作者以诗书自娱的志趣。
而后两句“雕盘玉笋传生菜,宝胜金花锡近臣”描述了宫廷里春日宴会的盛况。华丽的宴席、精美的食物以及皇帝的赐福都展示出春天这个时节的美好。最后一句“我已栖迟宁事事,有谁曾为叹长贫”则表现出作者淡泊名利的超脱态度。即使生活困顿,他仍然安贫乐道,不为外界纷扰所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五日子刻立春》是南宋诗人卫泾创作的一首关于立春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41年,即宋理宗绍定四年。这一年,宋朝国力逐渐衰弱,金朝已亡,蒙古帝国开始崛起并南侵。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诗人心系国家命运,忧国忧民,通过描绘立春这一节气,表达了他对时节更替和万物复苏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