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灵鹫寺

标题包含
灵鹫寺
灵鹫名山万古名,几回无事绕廊行。 殿前流水晴犹急,塔上春云晚自生。 鹤傍经床听梵语,鸟窥斋钵候钟声。 我来借得团蒲坐,归去闲眠梦亦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翥(1238-1305),字九万,号菊涧,浙江余姚人。他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诗人。 高翥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灵山千古传美名,多次漫步绕回廊。 殿前流水晴空下更显湍急,塔上春云傍晚时悠悠飘荡。 仙鹤靠经床聆听佛法诵读声,鸟儿透过窗户窥视斋钵等候钟声。 我在禅房借得蒲团静坐冥想,离此仙境回到故乡也能享受清净好梦。
去完善
释义
1. 灵鹫名山:灵鹫山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处著名景点,因山形似鹫鸟得名。 2. 万古名:长久以来都享有盛誉。 3. 几回无事:多次悠闲地走过。 4. 绕廊行:沿着走廊漫步。 5. 晴犹急:晴朗的天气下流水依然湍急。 6. 塔上春云:塔顶的云朵在春天时变化无常。 7. 傍:靠近。 8. 经床:指佛教经典诵读时的座位。 9. 梵语:这里指诵经的声音。 10. 斋钵:指僧人的饭钵。 11. 候钟声:等待钟声响起。 12. 团蒲坐:在蒲团上打坐。 13. 归去:回家。 14. 闲眠:安静地休息。
去完善
赏析
《灵鹫寺》这首诗篇以诗人的视角描绘了灵鹫山的景色及寺中活动,通过意象和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情。诗人详细地描绘了寺院周围的景物,如“殿前流水”、“塔上春云”,借景抒情,传达了宁静致远的意境。此外,诗歌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与世无争的心态,表达出他对超脱世俗纷扰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灵鹫寺》是南宋诗人高翥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高翥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曾担任过多地的地方官吏,但由于战乱和政局动荡,他的仕途并不顺利。 在宋宁宗嘉定年间,南宋政权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一方面,北方的金国对南宋虎视眈眈,战事频发;另一方面,南宋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日益激烈,政治腐败严重。在这个时期,高翥曾多次被调任各地,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翥来到灵鹫寺,感受到了宁静与和谐,于是创作了这首描绘寺庙景象的诗篇。诗中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灵鹫寺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的厌恶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