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赵有翼通守吴兴

标题包含
送赵有翼通守吴兴
江南雨无时,桃李迹已陈。 有客念江湖,别乘陪朱轮。 明德先九族,恩殊在廷臣。 惟公真龙种,眉宇犹津津。 不受膏粱昏,辞章动枫宸。 合著玉笋班,冠冕朝大昕。 去丞股肱郡,要此骨肉亲。 萧萧霅水乡,溪山绕城闉。 空光缬纹乱,倒影图画新。 金石富文墨,烟波多隐沦。 坐想贤使君,迎笑均凭茵。 席间荀陈俱,会此主与宾。 陈榻对清夜,潘舆行莫春。 拄颊爱爽气,挥毫咏风苹。 远近入题品,苍翠生精神。 我忘鸥鸟盟,低徊践香尘。 因子动归兴,诘旦车当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协,字子献,号云庄,南宋诗人。他是江西南丰人,与陆游、杨万里等人同时代。 曾协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追求文学的热情。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江南雨季无常,桃李痕迹已成旧时回忆。 有位客官忆起五湖四海,乘坐朱轮马车告别。 家族美德传承,皇恩降临于朝廷群臣。 惟有您这位贵人,眉宇间仍然焕发活力。 拒绝膏粱之沉,您的诗词文章激荡宫阙。 您应位居重臣之列,为王前驱光明如晨。 前往治理股肱之地,寻求骨肉情深。 萧瑟的霅水之乡,溪流环绕城市之间。 水面光波摇曳,倒影如画美轮美奂。 此地富藏文墨,烟波浩渺间隐士众多。 想象着贤明的官员,相迎于花茵铺地。 宴会之中齐聚荀陈,尽地主之谊招待宾客。 陈榻相对静夜,潘舆穿行阳春。 喜欢倚着脸颊享受清凉之气,挥洒笔墨咏颂风中的苹果。 远近景色都入了诗题,苍翠繁茂显得生机勃勃。 我已忘记那鸥鸟之约,徘徊在香气四溢的尘世。 因为您的归意涌动,我决定明早驾车出发。
去完善
释义
1.江南:长江以南地区,这里指赵有翼即将赴任的吴兴。 2. 无时:没有固定的时节。 3. 桃李迹已陈:意指桃李花已经凋谢。 4. 江湖:江河湖海,这里代指广大民间。 5. 别乘:又称副使,州郡副职长官。 6. 朱轮:古代显贵所乘的车子,车毂上涂以红漆,故称。 7. 明德:高尚的品德。 8. 九族:指的是本身以上的上下四代亲属。 9. 恩殊:特别的恩典。 10. 惟公真龙种:称赞赵有翼是真正的杰出人才。 11. 眉宇:眉目之间,常用来形容人的面容神情。 12. 津津:形象生动的样子。 13. 不受膏粱昏:意为不接受高官厚禄的诱惑而变得昏庸。 14. 辞章:诗文的创作。 15. 动枫宸:感动皇帝之意。 16. 玉笋班:汉代官员按品级排列分班,因汉代官服束腰用“玉笋”,后用“玉笋班”借指官员行列。 17. 冠冕:帝王的帽子,代指朝廷。 18. 大昕:天亮的时候。 19. 去丞股肱郡:指离开中央到地方任职。 20. 要此骨肉亲:指重视亲族关系。 21. 霅水:位于浙江湖州的一条河流。 22. 溪山:溪流和山峦。 23. 绕城闉:环绕着城市的城门。 24. 空光:指天空的光明。 25. 缬纹:一种有花纹的丝织品。 26. 金石:金属和石头,这里泛指美好的事物。 27. 文墨:文化、文学创作。 28.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 29. 隐沦:指隐居之人。 30. 贤使君:对赵有翼的尊称。 31. 迎笑:笑容满面。 32. 凭茵:靠着垫子或软的东西。 33. 席间:宴席之中。 34. 荀陈:指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荀偃和周灵王之子太子晋,二者都曾劝谏君主治理国家。 35. 俱:一同。 36. 会此主与宾:共同享受宴会的热闹气氛。 37. 陈榻:陈设床榻。 38. 对清夜:面对寂静的夜晚。 39. 潘舆:潘岳的轿子,比喻游览山水。 40. 莫春:春天的末尾。 41. 拄颊:托着脸颊。 42. 爽气:凉爽的气息。 43. 挥毫:挥笔写作。 44. 风苹:风吹过草地。 45. 题品:评价。 46. 苍翠:青翠的草木。 47. 生精神:焕发出生命力。 48. 我忘鸥鸟盟:作者将自己比作结盟的水鸟。 49. 低徊:徘徊不前。 50. 香尘:尘土的香气。 51. 因子:因为这件事情。 52. 动归兴:激发起归乡的愿望。 53. 诘旦:明早。 54. 车当巾:马车的装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赵有翼即将前往吴兴任职的惜别之情和对他在江南水乡治理政绩的期待。首联描绘了江南地区雨水充足、桃李盛开的景象,为下文铺垫了环境背景。颔联提到赵有翼要离开故乡,奔赴新的职位,而诗人将作为陪伴他的别驾,共同乘坐朱轮车马。颈联赞美赵有翼的美德和受朝廷重视的特殊地位。接下来的几联描述了吴兴的美丽风光,希望他在此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迎接各方宾客。尾联则是诗人在告别之际,表达了自己的不舍之情和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魅力,同时也寄予了诗人的深切厚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送赵有翼通守吴兴》是南宋诗人曾协在送别友人赵有翼赴任吴兴(今浙江湖州)通守(即郡守)时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约在12世纪后半叶至13世纪初之间。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间段内,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同时,南宋与金、西夏等国的关系紧张,边境战争时有发生。此外,南宋内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腐败和政治斗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纷纷关注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形成了许多抒发爱国情怀和表现个人情志的文学作品。 在这段时期,曾协作为南宋文人,虽然他的生平事迹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我们可以推测他在这一时期可能经历过科举考试、任职官吏等人生历程。他与友人赵有翼交情深厚,因此在赵有翼即将赴任吴兴通守时,他特意写诗相送,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和对吴兴百姓的期望。在这首诗中,曾协通过对赵有翼的赞美和对吴兴风土人情的描绘,表达了希望赵有翼能够造福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