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范石湖五首 其三

标题包含
寄范石湖五首 其三
湖山奔辏黛眉攒,湖水晶荧镜面寒。 补衮之丝元未尽,西风吹上钓鱼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阮,字南卿,号义丰,又号无功居士。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和学者,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王阮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曾参加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群山环绕的水面上波光粼粼,湖水清澈透明犹如镜子般冷冽。尽管破旧的丝线还未完全修补好,但西风却已经将它们吹上了钓鱼竿。
去完善
释义
1. "湖山":指苏州的山水风景。 2. "奔辏":形容人们聚集在一起的热闹景象。 3. "黛眉攒":黛眉,女子的眉毛;攒,聚在一起。这句话描绘出人群密集的场景。 4. "湖水晶荧":描述湖水清澈透明,波光粼粼的景象。 5. "镜面寒":这里用镜子比喻湖面,表示湖水在秋天时感觉微凉。 6. "补衮之丝":指治理国家的才能和智慧。 7. "元未尽":原意是还没有完全消失,这里可以理解为还未施展完。 8. "西风吹上钓鱼竿":这是化用姜子牙垂钓于渭水边的典故,暗示作者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够为国效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湖光山色、水面波光粼粼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赞美和留恋。"湖山奔辏黛眉攒"一句中,"奔辏"形象地描绘了湖水汇集、翻涌的景象,而"黛眉攒"则将湖光山色比喻成女子蹙起的眉头,形象生动。"湖水晶荧镜面寒"一句,"晶荧"描述了湖水闪烁的光泽,"镜面寒"则强调了湖面寒冷的质感。 诗的第二联表达出诗人对于政治的忧虑。"补衮之丝元未尽"引用"补衮"典故,意指诗人仍存有报国之心,希望能为国家效力。然而,"西风吹上钓鱼竿"却揭示出诗人现实中的无奈,表达了他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的忧虑。这句以"西风"为背景,与前面的美景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范石湖五首 其三》是南宋诗人王阮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文人墨客多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王阮生活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曾任婺州教授、平江府学教授等职,后来辞官归隐。他的诗才横溢,擅长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在这首诗中,王阮表达了他在江南水乡的美景中,对故友范石湖的思念之情。 同时,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也值得关注。南宋时期,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然而,这个时期的文化却异常繁荣,文人墨客纷纷以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