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茱萸菊

标题包含
茱萸菊
品出陶家花品外,名存吴地药名中。 若将泛入重阳酒,不用分香摘两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品味陶家的花卉艺术之余,也听闻了吴地的草药名。 如果将这种花卉用于重阳节的酒宴,就不必特意去分香和摘取它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茱萸菊:一种菊花品种,具有药用价值。 2. 陶家: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其诗中常出现菊花。 3. 花品:花卉的品种。 4. 吴地:古代指长江下游的江苏、浙江一带,这里指代产地。 5. 药名:茱萸菊有药用功效,因此这里称为药名。 6. 重阳酒:重阳节饮用的酒。 7. 分香:指茱萸菊的香气。
去完善
赏析
《茱萸菊》的赏析: 这首诗歌以茱萸菊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其独特性的赞赏。“品出陶家花品外”意味着茱萸菊超越了陶渊明笔下的菊花之美,显示出一种独特的韵味。而“名存吴地药名中”则表明茱萸菊在吴地地区被广泛用作药材,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接着,诗人想象将茱萸菊融入重阳节的酒中,表达了对这一特殊时刻的美好祝愿。“不用分香摘两丛”意味着茱萸菊的香气和药效足以让所有人都感受到它的美好,无需采摘更多的茱萸菊来分享。这首诗通过对茱萸菊的独特描绘,展现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茱萸菊》是南宋诗人史铸的一首描绘重阳节的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作者史铸遭遇了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他的科举考试失败,这使得他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深的反思。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但与此同时,儒家思想仍然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仍然是主流的人生选择。因此,面对科举的失败,史铸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无奈。 在这样的背景下,史铸选择了以咏物抒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他在重阳节这一天,看到了茱萸菊这种代表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花卉,不禁心生感慨。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茱萸菊》,以此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