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浪淘沙

标题包含
浪淘沙
新雨洗晴空。碧浅眉峰。翠楼西畔画桥东。柳线嫩黄才半染,眼眼东风。 绣户掩芙蓉。帐减香筒。远烟轻霭弄春容。雁雁又归莺未到,谁寄愁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周密(1232年-1308年),字公谨,号草窗、蘋洲、四水潜夫等,浙江杭州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文学家、词人、历史学家,与周密、张炎并称为“南宋末年三大家”。 周密的生平事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查看更多
莅与珺
去完善

译文
芳草青青郁郁葱葱。怨恨在春雨中无限滋长。整个春天的心情都在雨中度过。薄薄的衣服虽然寒冷,却只能闲靠在熏炉旁。 还记得那个地方,我们一起赏花醉酒。如今马匹不知去了哪里,只能在绿色的小窗前寻找残梦。春风中的红杏依旧娇艳动人。
莅与珺
去完善
释义
《浪淘沙》周密 1. 芳草:指的是春天的小草。 2. 碧茸茸:形容小草的颜色和形态,碧色鲜亮且繁茂。 3. 染恨:指内心的忧愁情绪。 4. 一春:指整个春天。 5. 心事:内心隐藏的事情或想法。 6. 雨声:指春雨的声音。 7. 窄索宫罗:指古代皇宫中的丝绸服饰,此处可以理解为用丝绸制成的衣服。 8. 尚峭:指温度较低。 9. 熏笼:一种古时的取暖设备,用于熏烤衣物以保持温暖。 10. 粉阑:指日落时分。 11. 香丛:指花草茂盛的地方。 12. 金鞍:指华丽的马鞍。 13. 骤骅骢:骑马快速奔跑。 14. 袅袅:形容烟气等缓慢飘动的样子。 15. 绿窗:绿色的窗户,这里可以理解为春天的窗户。 16. 红杏东风:描述春天的景色。红杏表示杏花盛开,东风则表示春风拂面。
莅与珺
去完善
赏析
《浪淘沙》周密这首词以春天的景象开篇,通过“芳草”、“染恨”和“一春心事雨声中”等词汇描绘出一幅烟雨蒙蒙的春日画卷。接下来,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宫女的孤独与寂寥,如“窄索宫罗寒尚峭,闲倚熏笼”,表现出宫女内心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阙中,词人回忆起曾经的欢乐时光,如“犹记粉阑东。同醉香丛”,表达出对过去的怀念。然而美好的时光已逝,只剩下“金鞍何处骤骅骢”的遗憾。最后两句“袅袅绿窗残梦断,红杏东风”则暗示出春天即将离去,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和宫女们难以实现的愿望。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生活在深宫中的女子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莅与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浪淘沙》是南宋词人周密的一首传世之作。这首诗诞生于公元1246年前后,正是南宋末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时期。这时,元军在北方攻城略地,而南方的南宋朝廷却在权臣贾似道的操纵下,沉湎于歌舞升平之中。作为一位关注国家命运的文人,周密在目睹了这样的现实后,创作了这首表达忧虑与悲愤的词作。 从人生际遇来看,周密曾任职临安府幕僚,深受贾似道信任。然而他并非阿谀奉承之人,对贾似道的奢侈和误国行为深感痛惜。因此,他在诗中将这些感慨融入到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担忧。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南宋政权衰败,政治腐败严重,民间疾苦重重。而元军则兵强马壮,步步紧逼,使得南宋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密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人民所面临的苦难,揭示了国家的危机,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国忧民之情。
莅与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