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秋
烟水阔。
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
碧砧度韵,银床飘叶。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
叹轻别。
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
怨歌长、琼壶暗缺。
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
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
楚箫咽。
谁倚西楼淡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烟水辽阔,景色宜人。
高大的树林中,夕阳的余晖洒落,晚间的蝉鸣声凄凉而急促。
碧绿的砧石上传来和谐的旋律,银制的井架上有树叶飘落。
湿润的梧桐树下,露珠冰冷,采摘清凉的花朵,时而吟咏秋天的雪花。
感叹那短暂的离别。
一肚子的幽愁,墙角的蟋蟀能诉说。
思念之情,吟唱忧伤的曲子,心中充满遗憾。
翠色的扇子,感情逐渐疏远,红色的衣服,香气渐渐消失,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
如玉般的骨骼,承受着西风的寒冷,最可恨的是,白白浪费了这清新的时光。
楚地的箫声低沉,谁在倚靠在西楼的淡月光下。

去完善
释义
1. 烟水阔:形容水边景色辽阔。
2. 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高大的树林中,夕阳的余晖洒落,晚间的蝉鸣声凄凉。晚蜩,晚间的蝉;凄切,声音凄凉。
3. 碧砧度韵,银床飘叶:碧绿的砧石上,声音悠扬;银制的树架子上,树叶飘零。碧砧,碧绿的砧石;银床,银制的树架子。
4.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衣服被桐树的阴影浸湿,采摘清凉的花朵,时而描绘秋天的雪花。桐阴,桐树的阴影;采凉花,采摘清凉的花朵。
5. 叹轻别:感叹轻率地分别。
6. 一襟幽事,砌蛩能说:一件心事,墙角的蟋蟀能诉说。砌蛩,墙角的蟋蟀。
7. 客思吟商还怯:客居的思念,吟唱商调还感到害怕。客思,客居的思念;吟商,吟唱商调。
8. 怨歌长、琼壶暗缺:怨歌悠长,琼壶里的酒渐渐喝干。怨歌,怨曲;琼壶,装酒的琼瑶壶。
9. 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翠色的扇子,恩情逐渐疏远;红色的衣服,香气渐渐消散,最终变得消失。翠扇,翠色的扇子;红衣,红色的衣服。
10. 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玉一般的骨头,承受着西风的寒冷,最可恨的是浪费了新凉的季节。玉骨,玉一般的骨头;新凉时节,新的凉爽季节。
11. 楚箫咽:楚地的箫声呜咽。楚箫,楚地的箫声。

去完善
赏析
《玉京秋》是南宋词人周密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上片主要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烟水阔”三字开篇,给人一种辽阔、空灵的感觉,为整首词定下了基调。接着“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描绘了夕阳下高树林的景色,晚蜩的叫声显得凄凉而动人。“碧砧度韵,银床飘叶”,写的是砧木敲击的声音和落叶飘落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忧伤的感觉。“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描绘了在桐树荫下穿着湿衣,采摘凉花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下片主要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叹轻别”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一襟幽事,砌蛩能说”,写的是蟋蟀的叫声在诉说着心中的幽怨。“客思吟商还怯”,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怨歌长、琼壶暗缺”,写的是怨歌的悠长,琼壶中的美酒已经渐渐耗尽。“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如今美好事物已消逝的无奈。
最后,“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以及对新凉时节未能好好享受的遗憾。“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以楚箫的咽鸣和倚楼望月的画面,收束了整个词意,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总的来说,《玉京秋》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表达作者思念之情的词作。词人以优美的笔触,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哀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京秋》是南宋词人周密创作的一首长调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46年,正值南宋末年,金国灭亡、蒙古崛起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周密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任临安府幕僚,后辞官归隐,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然而,他并未完全脱离世事,仍然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他的词作中,既有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忧虑。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军事衰弱。而北方的金国在蒙古铁蹄下土崩瓦解,整个中原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乱。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密的词作中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