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归

标题包含
夜归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周密(1232年-1308年),字公谨,号草窗、蘋洲、四水潜夫等,浙江杭州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文学家、词人、历史学家,与周密、张炎并称为“南宋末年三大家”。 周密的生平事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查看更多
谢丞晨
去完善

译文
夜已深,回家的旅人依靠着手杖前行,幽冷的燐火仿佛萤火虫一样聚集在田野的小路上。村子里的店铺月光下显得昏暗,泥土小路湿滑难行,透过竹林的窗户,斜斜地看到补衣服的油灯。
谢丞晨
去完善
释义
《夜归》周密注释如下: 1. 夜归:深夜归来。这里指诗人在夜晚返回家中。 2. 周密:南宋诗人,字公谨,号草窗。 3. 依筇行:靠着手杖行走。筇(qióng),古代一种竹子制成的拐杖。 4. 冷燐依萤:形容月光下昏暗的光线和萤火虫的光亮。冷燐(líng),幽灵般微弱的光。依萤,指萤火虫发出的微弱光亮。 5. 聚土塍:聚集在田埂上。土塍(chéng),田地间的埂子。 6. 村店:乡村的小旅馆或客栈。 7. 月昏:月色昏暗。 8. 泥径滑:泥路湿滑。 9. 竹窗斜漏:竹窗透出灯光。斜漏,透过窗户的灯光。
谢丞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夜归客倚着手杖行走的景象,以及田野间聚集的磷火和萤火虫。诗中的“依筇行”与“冷燐依萤”形成了动静对比,突出了夜色下的宁静和神秘氛围。而村店月光下的泥泞小路以及竹窗上透出的补衣灯光则让画面更加生动,展现了人间的烟火气息。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夜晚归途的景象,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具有艺术美感。
谢丞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归》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周密于公元1275年左右创作的一首词。在这个时期,周密正处于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此前,他在朝廷任职,但因政治斗争失败,被迫退居故里,开始了隐居生活。这种人生的巨大变化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时,正值南宋末年,金兵入侵,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周密深感忧虑,但又无能为力,只能将这种情感寄托在诗词创作中。因此,这首《夜归》词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个人遭遇的感慨,更反映了那个时代民众的痛苦和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谢丞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