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声声慢(送王圣与次韵)

标题包含
声声慢(送王圣与次韵)
琼壶歌月,白发簪花,十年一梦扬州。恨入琵琶,小怜重见湾头。尊前漫题金缕,奈芳情、已逐东流。还送远,甚长安乱叶,都是闲愁。 次第重阳近也,看黄花绿酒,也合迟留。脆柳无情,不堪重系行舟。百年正消几别,对西风、休赋登楼。怎去得,怕凄凉时节,团扇悲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周密(1232年-1308年),字公谨,号草窗、蘋洲、四水潜夫等,浙江杭州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文学家、词人、历史学家,与周密、张炎并称为“南宋末年三大家”。 周密的生平事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查看更多
V调哥的饮吧
去完善

译文
晶莹玉壶映月歌唱,白发老翁戴花相伴,扬州繁华已是十载一梦。怨恨流入琵琶声声,仿佛小怜姑娘再次出现河畔。杯中题诗,却无奈美梦逝去如同逝水东流。如今送别,车马之外,满眼都是故都纷飞的落叶,尽是无可奈何的闲愁。 渐渐的重阳节要到了,看着黄菊美酒,应当在这里多停留一会。然而时光无情,却不忍再次送别离别的客船。人生又有几回别离呢?不要再面对西风,上高楼吟诵。如何能离去呢?只怕在寂寞的时光里,只剩下团团扇来陪伴我度过秋天。
V调哥的饮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琼壶歌月:形容歌舞宴会的情景。琼壶,精美的酒器;歌月,歌唱时观察月亮。 2. 白发簪花:头发花白的人簪花参加宴会。 3. 十年一梦扬州:十年来,扬州如梦一般消逝了。这里指扬州繁荣不再,借古伤今。 4. 恨入琵琶:借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故事,表达离别之恨。 5. 小怜重见湾头:指小怜在湾头这个地方重逢。小怜,指赵王李之孝妾冯小怜;湾头,在扬州附近,是古代送别的地方。 6. 金缕:即金缕衣,借指华美的服饰。 7. 芳情:美好的情感。 8. 东流:东流的江水,借指时间的流逝。 9. 长安乱叶:借长安的景象,象征国家动荡。 10.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11. 黄花绿酒:菊花和美酒,代表重阳节的风俗。 12. 脆柳无情:柳絮随风飘散,寓意离别无法挽回。 13. 百年正消几别:人生不过百年的时光,却已经经历了多次别离。 14. 西风:秋风。 15. 登楼:杜甫《登楼》诗有“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之句,这里指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16. 团扇悲秋:借用班婕妤《团扇歌》的典故,表达对秋天离别的悲痛。
V调哥的饮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词牌是《声声慢》,题目为“送王圣与次韵”。作者在词中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深切不舍之情。上片通过描绘美好的景色和往事,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下片则表达送别友人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
V调哥的饮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声声慢·送王圣与次韵》是宋代词人周密所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67年前后,正值南宋末年。此时南宋朝廷日趋衰落,外患频仍,国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在这一时期,词人周密的人生际遇也不尽如人意。他曾历任朝官,但因官场黑暗,难以施展抱负。他与友人王圣与交情深厚,共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这首词即是为好友王圣与送别而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对时代的忧虑。 在创作这首词时,周密所处的社会背景是动荡不安的。金兵南下,局势危急,南宋朝廷却只顾享乐,无意抵抗。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密以词为武器,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希望能唤起人们的爱国之心,共同挽救国家的危亡。然而,他的愿望并未实现,南宋最终于公元1279年灭亡。
V调哥的饮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