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
共凄黯。问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销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雪花飘飘洒洒,像披上了一层寒气,山间云雾弥漫着冬天的气息,春天的嫩芽还未完全展开。昔日繁华的剧场已是荒凉一片,化妆水池也变得冰冷。眼前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朝代更迭带来的凄凉。感叹花朵和人都已凋零,美好的年华总是流逝得如此迅速。
心中充满忧伤。试问春风,你曾吹起了多少美梦?应该熟悉从前那些翠屏金辇的时光吧。眼前这片古今交织的忧愁,只有荒废的绿树和弥漫的烟雾在空中显得格外遥远。我默默无言,内心感到悲痛。夕阳西下,望着衰草堆满眼泪。忽然传来来自西泠的残笛声,低沉地诉说着春天的哀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松雪飘寒:指雪花飘落时的寒冷感觉。
2. 岭云吹冻:指山间的云在寒冷中凝固的感觉。
3. 红破数椒春浅:指梅花在春天初开时,就像破碎的红椒一样鲜艳。
4. 衬舞台荒,浣妆池冷:指曾经繁华的舞榭歌台已经荒废,曾经用来梳洗妆容的水池也变得冰冷。
5. 凄凉市朝轻换:指城市和朝廷的变化无常。
6. 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指花朵和人都在时光中凋零老去。
7. 东风吹梦:古代常用春风代表美好事物的消失,这里指美好的过去。
8. 翠屏金辇:指古代皇帝出游时的华丽车驾。
9. 废绿、平烟空远:指废弃的宫殿和远处的地平线。
10. 西泠残笛:指在杭州西泠桥附近听到的笛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吊雪香亭梅”为题,实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首句“松雪飘寒,岭云吹冻”描绘了严冬的景象,为全词营造了一种清冷肃杀的氛围。接下来“红破数椒春浅”一句,以梅花初绽的形象暗示春天的到来,但也预示了生命即将消逝的命运。接下来的“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三句,则描绘了昔日繁华的舞台和湖泊变得荒凉,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下阕中“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既是写梅花凋谢,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而“共凄黯。问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则表达出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无奈。结尾处的“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销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则是借景抒情,通过废绿、斜阳、衰草等景象,以及西泠残笛的声音,进一步渲染出悲伤、沉痛的气氛,使人倍感哀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献仙音·吊雪香亭梅》是南宋词人周密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宋末元初,当时周密已年事已高,退居浙江故乡,过着隐居生活。
在南宋末年,时局动荡,国势衰微,蒙古族崛起并不断侵扰中原。在这样历史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国家命运和个人身世,创作出许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寄托家国之思的作品。
周密作为南宋的著名文人,饱尝战乱之苦,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生活的感慨无法释怀。于是,他借咏叹梅花以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念、对友人离别的惋惜以及对国家衰亡的哀痛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