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则商国香慢(赋子固凌波图)
玉润金明。记曲屏小几,翦叶移根。经年汜人重见,瘦影娉婷。雨带风襟零乱,步云冷、鹅筦吹春。相逢旧京洛,素靥尘缁,仙掌霜凝。
国香流落恨,正冰铺翠薄,谁念遗簪。水天空远,应念矾弟梅兄。渺渺鱼波望极,五十弦、愁满湘云。凄凉耿无语,梦入东风,雪尽江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温润如玉的金光闪耀。想起那精致的曲屏小桌,修剪过绿叶,移植了根苗。经过长时间,那位美丽的女子又出现在眼前,清瘦的身影显得婀娜多姿。她的雨衣随风飘动,凌乱不已,走起来就像云朵移动,寒冷的春天来临,她像一只鹅在弹奏着春天的乐曲。在这个繁华的城市里,她看起来朴素而典雅,仙女的手掌也似乎凝结了一层白霜。
她的香气让人心生遗憾,现在正如同覆盖在绿色叶片上的薄薄白雪,有谁还会想起那遗失的发簪呢?望着天际和水面,如此宽广无垠,也许应该想念远方的兄弟和朋友们。遥不可及的鱼群,就像五十弦的琴声充满了哀愁,回荡在湘江的水面上。这样冷清的场景让人难过,沉默无言。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东风,雪停后江水清澈,一切恢复宁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玉润金明:形容牡丹花的光泽亮丽。
2. 曲屏小几:指在屏风前的小桌上摆放牡丹花。
3. 翦叶移根:指移植牡丹花的枝条和根部。
4. 汜人:指美女。这里指画中人物。
5. 瘦影娉婷:形容画中女子的身影优雅。
6. 雨带风襟:形容女子衣裙随风飘动。
7. 鹅筦:古乐器名,形似鹅颈,用芦管制作。
8. 相逢旧京洛:指在古都洛阳相遇。
9. 素靥:指女子的脸颊。
10. 尘缁:比喻岁月的沧桑。
11. 仙掌:古代传说天上有仙人掌上垂下的白雾能变成雪花。这里指雪花。
12. 国香:指牡丹花。
13. 冰铺翠薄:形容水面上的浮冰和翠绿的荷叶。
14. 遗簪:指丢失的发簪。这里指牡丹花的凋零。
15. 水天空远:形容水域辽阔,天空高远。
16. 矾弟梅兄:指牡丹花与其他花卉的亲密关系。
17. 渺渺鱼波:形容水面广阔无垠。
18. 五十弦:指琵琶等弹拨乐器。
19. 湘云:指湘江的水。
20. 凄凉耿无语:形容画面中的人物神情悲伤。
21. 梦入东风:指梦中来到春天的景象。
22. 雪尽江清:形容冰雪消融,江水清澈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清幽婉丽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美人画卷,通过对凌波仙子形象的刻画,传递出词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及重逢的喜悦。词的上阕主要以“玉润金明”的氛围展现了子固凌波图的精致细腻,同时也借“雨带风襟零乱,步云冷、鹅筦吹春”的形象渲染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气息。下阕则以“国香流落恨,正冰铺翠薄,谁念遗簪”的无奈抒发了人生的无常和孤独的心境,并以“水天空远,应念矾弟梅兄”的联想将这种情绪得以深化。结尾的“凄凉耿无语,梦入东风,雪尽江清”既是对画面的描述,也是作者寄予的人生感悟与期许。整首词展现出周密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夷则商国香慢(赋子固凌波图)》是南宋词人周密创作的咏物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理宗时期(1225年-1264年),这一时期正值南宋末年,社会矛盾尖锐,外有金兵侵略,内有政治腐朽,但文化依然繁荣发展。
在创作这首词时,周密的人生际遇较为复杂。他原本出身世家,但因为家道中落而未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却凭借自己的才学和勤奋成为当时的文人名士。在这首词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女子形象,体现了他对美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把握。
同时,这一时期的背景也与作者的创作密切相关。当时,南宋朝廷对内压制民间力量,对外却软弱无能,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在这样的环境下,文人墨客们纷纷寄情山水、吟诗作对,寻求心灵的慰藉。周密的这首词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他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到对自然的描绘中,使作品充满了深沉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