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夹漈先生赴召
别墅生涯富古今,凝流梦卜苦追寻。
一封细札三家市,万卷新书四海心。
北阙龙吟清昼永,东臯猿啸白云深。
满怀经济今休靳,闻道苍生渴傅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豪华的生活空间连接着古与今,潜心探寻着梦想与现实。一份信笺便跨越了三个集市,万千卷新的书籍让四海之心紧紧相依。北边的皇宫里龙吟声声,白天的时间显得漫长;东方的山野里猿猴呼啸,白云缭绕深处。胸怀济世之才如今可尽情施展,听闻那饱受困苦的百姓们正盼望着雨水的滋润。
去完善
释义
1. 夹漈:指夹漈先生,即朱熹。夹漈是他曾居住的地方。
2. 别墅:这里指夹漈先生的住处。
3. 梦卜:梦中卜问,这里指朱熹对学术的追求。
4. 一封细札三家市:指朱熹的书信中包含了许多博学广识的内容。
5. 万卷新书四海心:指朱熹的新著对于四方民众都有深远影响。
6. 北阙:古代皇宫北面的门楼,这里代指朝廷。
7. 东臯:古代隐者居住的田野,这里指隐居之处。
8. 经济: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才能。
9. 傅霖:古代传说中能解除旱灾的人,这里喻指贤能之人。
去完善
赏析
《送夹漈先生赴召》是宋代诗人林光朝写给夹漈先生的送别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夹漈先生学识渊博、胸怀大志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在朝廷中施展才华、为民造福的期待。
首联“别墅生涯富古今,凝流梦卜苦追寻”描述了夹漈先生的生活情景和人生追求。他寓居在富有历史底蕴的别墅之中,以探寻学术奥秘为梦想,苦苦追寻。这里既有对他生活环境的描绘,也有对他精神世界的刻画。
颔联“一封细札三家市,万卷新书四海心”进一步展现了夹漈先生的学识与才情。他以一封细札勾勒出三家市的繁华景象,用万卷新书表达对四海之内的民心的关注。这两句诗形象地展示了他的视野和关怀,使人们感受到他的广阔胸襟。
颈联“北阙龙吟清昼永,东臯猿啸白云深”描述了朝廷的氛围和国家形势。北阙象征着朝廷,龙吟喻指皇帝的声音;东臯则是隐逸之地,猿啸象征百姓的痛苦。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忧虑。
尾联“满怀经济今休靳,闻道苍生渴傅霖”鼓励夹漈先生在朝廷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民解忧。经济是指治理国家的才能,休靳意为不要吝啬;傅霖则比喻为人民谋福祉的人。诗人期望夹漈先生在朝堂上展示出他的治国之才,为人民带来福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送夹漈先生赴召》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林光朝的代表作。诗中所提到的“夹漈先生”指的是郑樵(1104-1162),他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诗人,以博学著称,尤其擅长历史学和地理学的研究。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林光朝正处于南宋高宗赵构统治时期(1127-1162年)。当时正值金国入侵,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背景下。这一时期,文人墨客们普遍关注国家兴亡,渴望恢复中原,重建汉室江山。因此,诗中表达了对郑樵才华的赞赏,同时也寄托了希望郑樵能受到重用,为国家治理做出贡献的愿望。
在人生际遇方面,林光朝曾是太学博士,但由于直言进谏,触怒了权臣秦桧,被贬谪至地方。虽然身处逆境,但他始终坚守节操,关心国家大事,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这种精神与郑樵的博学多才相互辉映,成为他们共同的精神支柱。
此外,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金国的侵略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投身于抗金斗争,期望通过改革政治,整顿军事,收复失地,重振国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林光朝与郑樵的交往与合作就显得尤为珍贵。他们的友谊既体现了知识分子之间的互相支持,也反映了他们对民族复兴的共同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