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吴容州仲一挽词

标题包含
吴容州仲一挽词
竹屋绳桥自有村,牛山箫笛不堪闻。 碑前更问何年月,为借容州旧使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竹子搭建的小屋里,连接着小村庄的木桥,远处的牛山上传来悠扬的箫声和笛音。来到碑前想要了解它的历史和岁月,原来是借用容州旧时官员的名字。
去完善
释义
1. 竹屋:用竹子做成的房屋,这里指容州当地的建筑特色。 2. 绳桥:以绳索连接的桥梁,这里指一种简易的渡河方式。 3. 牛山:在山东兖州府东平县南,今属山东邹城市。 4. 箫笛:箫和笛是中国传统的两种吹管乐器,这里用来形容容州当地的音乐氛围。 5. 不堪闻:无法忍受听到。这里形容吴仲一的去世让人难以接受。 6. 碑:指墓碑,记载逝者生平和事迹的石碑。 7. 年月:指碑上所刻的逝者出生和逝世的具体时间。 8. 为借:为了向别人请教或求助。 9. 容州:古地名,位于今天的广西省东南部。 10. 旧使君:对已故官员的尊称,这里指吴仲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吴容州仲一的生平与业绩,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怀念之情。诗中的“竹屋绳桥自有村”表达了对吴容州故乡风貌的描述,用“竹屋”和“绳桥”形象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简朴与宁静。而“牛山箫笛不堪闻”则通过形容牛山的景色和音乐,展现了吴容州在故乡的美好回忆,同时也有对他离世的不舍和哀思。接着,诗中的“碑前更问何年月,为借容州旧使君”两句则以墓前的碑石作为象征,唤起人们对他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吴容州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诗意盎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吴容州仲一挽词》是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林光朝的一首挽诗。这首诗歌是为悼念一位名叫吴仲一的官员而创作的,吴仲一曾任容州刺史(容州,今广西北流一带),故称“吴容州”。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年份难以确定,但从林光朝的生活经历和吴仲一的职位来看,大致可以推测创作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之间。这一时期,正值宋金对峙的紧张时期,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在林光朝的一生中,他曾担任过多个官职,如国子祭酒、国子司业等,是一个忠诚的士大夫。然而,他在政治上并不得意,曾多次遭受排挤和贬谪。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国家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也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在《吴容州仲一挽词》中,林光朝通过对吴仲一生的赞扬,表达了对忠诚于国家、关心民生的官员的崇敬之情。同时,他也在诗中表达了对这位朋友离去的哀痛,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总的来说,这首诗是林光朝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通过悼念友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