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赋梅下小池

标题包含
赋梅下小池
眼见梅花照玉堂,只今浓绿覆宫墙。 樛枝偃盖云千叠,下荫清池玉一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任希夷(1895年-1972年),原名任鸿隽,字叔永,四川富顺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 1. 早年经历:任希夷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于1913年考入北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看到梅花的美丽照映在玉堂之中,如今已变成一片浓郁的绿色覆盖着宫墙。枝条弯曲犹如云彩般层层叠叠,树荫下是一泓清澈的池塘和一块碧玉般的空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玉堂:指宫殿建筑的高大宏伟。 2. 只今:现在。 3. 浓绿:形容繁茂的枝叶。 4. 宫墙:古代宫殿的围墙。 5. 樛枝:枝条弯曲下垂的植物。 6. 偃盖:指枝叶茂盛如华盖一般。 7. 云千叠:形容枝叶繁多,如同层层叠叠的云朵。 8. 下荫:指树木的阴凉处。 9. 清池:清澈的水池。 10. 玉一方:形容水池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
去完善
赏析
《赋梅下小池》任希夷赏析: 诗人以玉堂、宫墙为背景,描绘了梅花绿叶繁茂的景象。眼前的梅花仿佛照耀着玉堂,而周围的绿叶则覆盖了宫墙。这不仅突出了梅花的美丽,还表现了它的生命力旺盛。 诗中的“樛枝偃盖云千叠”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梅树枝条的形态,它们的蜿蜒曲折犹如云朵般层层叠叠。而“下荫清池玉一方”则描绘了梅花树下的一片清澈的小池塘,梅树的倒影在其中荡漾,如同玉一般纯净无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梅花与绿叶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赋梅下小池》是南宋诗人任希夷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份尚无明确记载。在这段时间里,国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生活困苦。在这种情况下,任希夷决定放弃科举功名,回到家乡务农。 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在战乱和压迫下苟延残喘。然而,社会底层的百姓却在这种逆境中顽强生存,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任希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观察梅花和小池的景象,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的描绘之中,创作出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诗人通过对梅花与小池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态度。同时,这也反映出当时南宋百姓在生活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