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道中闻九里香花

标题包含
道中闻九里香花
不见江梅三百日,声断紫箫愁梦长。 何许绿裙红帔客,御风来献返魂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已错过赏梅的三百天,悠扬的紫箫声唤起悠长的忧愁梦境。 何时那位身着绿色衣裙、头披红色披肩的佳客,乘风飘然而至,奉上回春的灵香?
去完善
释义
1. 江梅:指江边梅花。此处代指梅花。 2. 三百日:指时间很长。这里暗示作者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梅花了。 3. 紫箫:紫色的竹制箫,是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处借指音乐。 4. 声断紫箫:形容音乐停止,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忧愁。 5. 绿裙红帔客:指身穿绿色裙子和红色披肩的仙女。这里用来比喻九里香花。 6. 御风:指乘风飞行。这里是说九里香花的香味随风飘来。 7. 返魂香:传说中能使人起死回生的神奇香料。这里用来赞美九里香花的香气浓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道中闻九里香花》描绘了诗人在途中偶然闻到九里香花的芬芳,勾起了他对远方的思念和久别的哀愁。首句“不见江梅三百日”,诗人以“江梅”喻指遥远的故乡,表明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回到家乡了。接下来“声断紫箫愁梦长”,用“紫箫”的消失比喻音信的断绝,表现了诗人因久无音讯而产生的忧虑与惆怅。在颈联“何许绿裙红帔客,御风来献返魂香”中,诗人运用神话传说里的形象——绿裙红帔客(即西王母的使者),暗示九里香花如来自仙境的神秘使者,带来神奇的力量,能够驱散他的乡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道中闻九里香花》是南宋诗人王以宁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金国的侵略,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中国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在这个特殊时期,王以宁的生活也充满了波折。他是北宋末年的一位官员,曾任宗正丞,后因战事而被迫南渡,成为南宋初期的著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南宋初期,社会政治环境相对较为稳定,但由于战乱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苦。在这种背景下,诗人王以宁对自然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显得尤为突出。他在《道中闻九里香花》一诗中,通过对九里香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环境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