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轩相推风后,周官重夏卿。庙谋能允迪,韬略又纵横。
吉日四黄马,宣王六月兵。拟清鸡鹿塞,先指朔方城。
列将怀威抚,匈奴畏盛名。去当推毂送,来伫出郊迎。
绝漠蓬将断,华筵槿正荣。壮心看舞剑,别绪应悬旌。
睿锡承优旨,干文复宠行。暂劳期永逸,赫矣振天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轩辕时代推重着风后的智慧,周代的官职中夏卿受人尊重。在庙堂上筹划计策,既能遵循道法又能灵活运用智谋。
选定了吉利的日子,用四匹黄色的战马出发,如同宣王六月的兵锋一般锐利。首要目标是清理鸡鹿塞,然后直指朔方城。
诸位将领们心中满怀威严与勇气,匈奴人也畏惧他们的盛名。当他们离去时,我们当推着战车为他们送行;当他们来时,我们在郊外等待迎接。
他们披荆斩棘走过荒漠,繁茂的筵宴正好为他们的归来增光添彩。看着他们雄壮地舞动着长剑,心中的别绪如同悬挂着的旗帜般随风飘扬。
皇上赐予了丰厚的赏赐,称赞他们公文上的优秀表现。暂时辛劳之后定能实现长久的安逸,他们将显赫于天地之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轩相推风后,周官重夏卿:轩,车辆;周官,古代官职名称;夏卿,指尚书省官员。这句大意是车辆相接,大臣们争相参政议政,表明朝中群臣奋力治国。
2. 庙谋能允迪,韬略又纵横:庙谋,朝廷的谋划;允迪,遵循;韬略,军事战略战术;纵横,指左右开辟疆土,壮大国家。这句话赞美朝廷战略决策得当,展示出治理国家的睿智与魄力。
3. 吉日四黄马,宣王六月兵:吉日是古代选择战马的吉利日子;宣王,周宣王,西周末年的一位英明君主;六月兵,指在六月份发起对匈奴的战争。
4. 拟清鸡鹿塞,先指朔方城:鸡鹿塞,汉代西北边境要塞,现位于甘肃金塔县;朔方城,位于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南。这两座城堡在当时是抵御匈奴的重要防线。
5. 列将怀威抚,匈奴畏盛名:列将,将领;怀威抚,以威震敌,安抚百姓;盛名,声名显赫。
6. 去当推毂送,来伫出郊迎:推毂,车辆启动时,车轮带动推杆向前滚动;出郊迎,走出城郊迎接。这里指友人出征,送别时推车送行,归来时出郊迎接。
7. 绝漠蓬将断,华筵槿正荣:绝漠,荒凉的沙漠地带;蓬将断,形容艰难困苦的战斗环境;华筵,丰盛的宴席;槿正荣,盛开的槿花象征美好的时光。
8. 壮心看舞剑,别绪应悬旌:壮心,壮志豪情;舞剑,表演剑舞;悬旌,飘扬的旗帜,此处借指出征的心情。
9. 睿锡承优旨,干文复宠行:睿锡,皇帝赐给的礼物;干文,指有关军事的文书;复宠行,再次获得皇帝的宠爱和支持。
10. 暂劳期永逸,赫矣振天声:暂劳,暂时辛劳;期永逸,希望实现长治久安;赫矣,显赫威武;振天声,振臂高呼的声音,喻指展现强大的实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派遣大臣巡视边疆的场景。首联表达了皇帝对张说的信任与尊重;颔联描绘了张说既有深厚政治智慧,又有卓越的军事才能;颈联描述了皇帝的鼓励与支持,以及边疆将士的忠诚勇敢;尾联则表达了对张说使命的重视,以及对此次巡视取得成功的期望。整首诗既展示了皇家威仪,又表现了军事韬略,充满了庄重的气氛和对胜利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是唐代诗人崔日用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716年。在这一年,唐玄宗李隆基继位成为皇帝,开始了开元盛世的序幕。
当时的崔日用刚刚步入政坛,成为了一名翰林学士,他与张说的关系十分融洽。在这个时期,唐朝对外战争的规模逐渐扩大,张说作为一位文韬武略的将军,被任命为河北道巡边使。临别之际,崔日用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送别诗。
在这首诗中,崔日用描绘了张说将军英勇善战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危的关心。诗中写道:“关山三度别,行役千重路。朔野饮寒冰,河桥候明悟。”短短数句,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也有对边疆将士的敬佩之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