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桥
周郎可是世英豪,谈笑功成乃不劳。
尔大阿瞒犹似此,兹时小笮定应逃。
双鞬锦领纷相逐,白羽青丝各自操。
料得军行争看此,霜天健鹘已辞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周公瑾可堪称世上英雄,从容谈笑间就取得成功毫不费力。
你的主公曹操也是这般人物,如今小小的诸葛亮必定要逃跑。
两位英雄骑着马儿互相追逐,英勇善战。
预计军队行进时众人会争相观看,霜天中的猛禽早已展翅翱翔。
去完善
释义
周郎:指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字公瑾,有“小乔初嫁了”的典故;
阿瞒:是曹操的字;
大:指地位或年龄方面的相对优势;
兹时:这时候;
小笮:指的是东汉末年一个割据势力笮融;
双鞬:马上的弓箭袋;
锦领:将领的服饰;
纷相逐:形容混战的状态;
白羽:指白色的羽毛,这里是指箭矢;
青丝:黑色的头发,这里借指射箭的人;
健鹘:迅速勇猛的鹘鸟,这里比喻神速的军队;
辞绦:辞别家乡离开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周郎桥》这首诗描绘了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周瑜的风采和智谋。诗人以周瑜的英豪形象作为对比,强调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军事才能。在诗中,“谈笑功成乃不劳”一句,充分表现了周瑜在面对强敌时轻松应对、毫无惧色的风度。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曹操(“阿瞒”)和诸葛亮(“小笮”)的处境,进一步突显了周瑜的英勇和智慧。整首诗情感激扬,形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周瑜的敬意和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周郎桥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是南宋诗人陆游在此游览时留下的著名诗篇。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7年,当时陆游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他在宋孝宗年间担任参议官,但因主张抗金而被贬为江西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广信任内,他看到百姓生活困苦,心中深感忧虑。
周郎桥得名于东汉名将周瑜,相传他曾在此地修建桥梁。陆游在这首诗中以周瑜自比,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心情。同时,他还通过描绘周郎桥的景色,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创作的时间正是南宋中叶,国家面临金国的威胁,民不聊生。陆游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周郎桥为题,抒发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展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