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腾芳书院
若稽隆古时,教者家有塾。
英材归乐得,粹学就私淑。
淳风日云远,美意久不续。
朱君魁杰士,卓见拔流俗。
燕山霭椿桂,谢砌峙兰玉。
所居必精舍,高继紫阳躅。
朅来十亩地,建此一书屋。
前山画屏列,暖翠泼晴麓。
腾芳揭佳扁,意匠雅营筑。
依墙御史柏,绕舍君子竹。
雪香冠春葩,月馥播秋肃。
回廊启斋扉,云荫纳乔木。
亭桥跨天沼,槛影浸寒绿。
中堂富图史,缥帙照签轴。
仰瞻圣贤像,冠履森在目。
虚櫺设棐几,日静尝好读。
南窗最明快,天籁响琴筑。
延师启堂坛,规矩倣白鹿。
义方已家庭,仁意更闾族。
朋来秀子弟,户屦辐辏毂。
击撞金石乐,真趣寄沂浴。
似闻入腴壤,将使任教育。
如斯迈种德,丰报在名禄。
愿言众龙驹,相与策骥服。
体兹腾芳意,誓必播芬馥。
濯缨揽荃蕙,结佩撷兰菊。
艺文摘香艳,义理浸醲郁。
学苗勉哉植,仁种贵乎熟。
大学先致知,中庸必谨独。
胸襟富道德,词藻自充足。
当知宏施设,得自大涵蓄。
云龙起蟠泥,雾豹出隠谷。
芳名会轩腾,霖雨天下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假如时光倒流至古代,教师家中设有学堂。
英才汇聚共享快乐,钻研学问拜名师。
醇厚风气日渐疏远,美好意愿长久未实现。
朱先生是杰出之士,独特见解超越流俗。
燕山下云雾缭绕,谢阶旁兰玉竖立。
居住之处必定精致,传承紫阳足迹。
如今这十亩之地,建造了这一书屋。
前有山水画屏,温暖翠绿点缀晴天下的山脚。
攀芳铺陈优美的匾额,营造雅致的设计。
依墙而立的柏树,围绕着住宅的君子竹。
雪白的花朵为春日增色,芬芳的香气在秋天四溢。
环绕走廊的门窗敞开,大树的身影洒进室内。
亭桥横跨天沼,倒影投入寒绿的池水。
中堂摆放丰富图书,淡青色的书卷闪耀着光泽。
抬头仰望圣贤的画像,衣冠整齐地映入眼帘。
虚敞的窗户设置书桌,宁静的日子里品味好书。
南窗是最明亮的地方,天籁之音宛如琴声。
聘请良师开启讲堂,模仿白鹿书院的规矩。
道德教育已经融入家庭,仁爱之心更要传递给邻里。
吸引优秀的学生纷至沓来,彼此亲密无间。
钟磬之声愉悦人心,真趣如同沂水之游。
听说还要参与教育事业,将来必将收获名利双收。
期望大家都能成为千里马,共同攀登巅峰。
体验那美好的愿景,矢志不渝地传播美德。
洗耳恭听并收集花香,佩戴兰菊见证成长。
文章里渗透着香气和艳丽,道理更是醇厚丰富。
学苗努力培育吧,仁种贵在成熟。
大学之道在于求知,中庸之道离不开谨慎独立。
胸中装满道德观念,文字之间自然流露。
要知道成就宏大的事业,得益于丰富的涵养。
如云般涌动从泥中跃起,如雾般出现来自幽谷。
美好名声逐渐传开,普天之下尽享甘霖雨露。
去完善
释义
题目:《题腾芳书院》
作者:姚勉
注释:
1. 若稽:推究,考察。
2. 隆古:远古。
3. 教者家:教书人家。
4. 塾:古代私塾。
5. 英材:优秀的人才。
6. 归乐得:乐于归附。
7. 粹学:精粹的学问。
8. 私淑:指没有经过正式拜师,私下向老师学习的学生。
9. 淳风:淳朴的风俗。
10. 美意:良好的意愿。
11. 朱君:指朱熹,南宋理学家。
12. 魁杰士:杰出的人才。
13. 卓见:卓越的见解。
14. 拔流俗:超过世俗之人。
15. 燕山:燕山的霭椿桂,比喻人才辈出之地。
16. 谢砌:谢安家的台阶,比喻贵族子弟。
17. 峙兰玉:站在兰花和玉石之间,形容高贵典雅。
18. 精舍:幽雅的书房。
19. 高继紫阳躅:继承紫阳书院的事业。
20. 朅来:过来,来到这里。
21. 十亩地:占地面积。
22. 建此一书屋:建造这个书房。
23. 前山:前面的山。
24. 画屏列:如画屏风一般排列。
25. 暖翠:温暖的绿色。
26. 晴麓:晴天下的山脚。
27. 腾芳:指书院的名字。
28. 佳扁:优美的匾额。
29. 意匠:设计,构思。
30. 雅营筑:雅致的建筑风格。
31. 依墙御史柏:依靠墙壁生长的御史柏树。
32. 绕舍君子竹:环绕房屋的君子竹。
33. 雪香:花香如雪。
34. 冠春葩:位居春天百花之首。
35. 月馥:月光下散发着香气。
36. 秋肃:秋天的肃杀之气。
37. 回廊:曲折的走廊。
38. 斋扉:书房的门。
39. 云荫:云雾笼罩。
40. 乔木:高大的树木。
41. 亭桥:带有亭子的桥梁。
42. 天沼:天空中的沼泽地。
43. 槛影:栏杆的影子。
44. 浸寒绿:浸润在寒冷的绿色中。
45. 中堂:正厅。
46. 图史:图画和历史书籍。
47. 缥帙:书卷。
48. 照签轴:照亮挂轴。
49. 仰瞻:抬头仰望。
50. 圣贤像:圣贤的画像。
51. 冠履:帽子和鞋子,这里指圣贤的形象。
52. 虚櫺:窗户。
53. 棐几:木制茶几。
54. 日静:安静的日子。
55. 好读:爱好读书。
56. 南窗:朝南的窗户。
57. 天籁:自然的声音。
58. 琴筑:琴声和筑声。
59. 延师:聘请老师。
60. 启堂坛:开设讲堂。
61. 白鹿:白鹿洞书院,南宋著名的书院之一。
62. 义方:正确的行为准则。
63. 家庭:指家庭内部。
64. 仁意:仁爱的心意。
65. 闾族:邻里家族。
66. 户屦:门前鞋子,指来客。
67. 辐辏毂:车轮的中心,这里指人员汇集。
68. 金石乐:钟磬之乐,指音乐。
69. 沂浴:沂水边的沐浴,指洗涤身心。
70. 腴壤:肥沃的土地。
71. 任教育:担任教育工作。
72. 名禄:名誉和福禄。
73. 龙驹:优秀的马匹。
74. 相与:共同。
75. 策骥服:鞭策骏马,指勤奋努力。
76. 体兹腾芳意:体会腾芳书院的精神。
77. 誓必播芬馥:发誓一定要传播美好的品德。
78. 濯缨:清洗帽带,指洗净身上的污点。
79. 揽荃蕙:采集兰花和蕙草,指培养优秀人才。
80. 结佩:佩戴饰物,指积累知识和经验。
81. 撷兰菊:采摘兰花和菊花,指培养高雅的品质。
82. 艺文:艺术和文字。
83. 香艳:香气艳丽。
84. 义理:道理和意义。
85. 浸醲郁:沉浸在醇厚芬芳的知识中。
86. 学苗:指学生。
87. 勉哉植:努力学习。
88. 仁种:仁爱的种子。
89. 贵乎熟:关键在于熟练。
90. 大学先致知:大学的宗旨在于获得知识。
91. 中庸必谨独:中庸之道在于谨慎独处。
92. 胸襟:胸怀。
93. 富道德:充满道德修养。
94. 词藻:华丽的言辞。
95. 自充足:自然丰满。
96. 当知宏施设:应该知道要扩大教育的规模。
97. 得自大涵蓄:来自于大语文模型的丰富内涵。
98. 云龙起蟠泥:云彩般的龙从泥土中腾飞而出。
99. 雾豹出隠谷:雾气中的豹子从隐蔽的山谷中走出来。
100. 芳名会轩腾:美好的名声会如同凤凰展翅般腾飞。
101. 霖雨天下福:带来普天同庆的幸福。
去完善
赏析
《题腾芳书院》这首诗描绘了腾芳书院的美景、丰富的藏书以及严谨的教学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书院的赞美和对学生的期望。
首联借古讽今,指出古代教育的兴盛和淳朴学风的美好,暗示现在这种风气已经不再。紧接着,诗人在颔联描绘了朱君(腾芳书院的创始人)的杰出才华和远见卓识,他认为书院是培养英才的重要场所。
接下来,诗人通过详细的描绘展示了书院的美丽景色:青山、绿水、翠竹、雪梅、月桂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同时,书院的建筑风格也显得雅致而富有创意,如依墙而立的柏树、环绕着书院的竹子,以及云荫中的乔木等。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书院内部的设施和文化氛围。中堂内摆满了图书和图史,墙上挂着圣贤的画像,给人以庄重之感。在这里,师生们可以一起研究学问,聆听教诲。而书院中的天籁之音——琴声、筑声,则为这种严肃的氛围增添了几分优雅。
接着,诗人表达了他对书院未来发展的期待。他希望书院能够成为引领教育的地方,让更多的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他也勉励学生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学术水平,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诗人再次强调,书院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为了传播知识和文化,使更多的人受益。他希望书院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培养出更多像云龙、雾豹一样的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对腾芳书院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古代书院教育的赞美和对现代教育的反思。同时,它也寄予了对书院和学生们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追求卓越,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腾芳书院》是南宋诗人姚勉的一首描绘书院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47年,当时南宋正处于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高峰期。
在这个时期,姚勉作为一位年轻的文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对教育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本人曾在多所书院求学,深切了解书院在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当他来到腾芳书院时,被这里的书声琅琅和清幽景色所吸引,有感而发地写下了这首《题腾芳书院》。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书院的环境,表达了对知识的敬畏和对教育的重视。同时,它也反映了姚勉本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努力追求知识、渴望成为国家栋梁的志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