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赠
黄金在手亦能挥,争奈无钱自忍饥。
未得酬君钱百万,且先持此一篇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钱富足也能任性挥霍,奈何贫穷时只能独自忍受饥饿。无法用百万财富回报你,暂且以这首诗聊表心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姚勉:南宋时期文人。
2. 黄金在手亦能挥:即使拥有黄金也能随意花费。
3. 争奈:无奈。
4. 无钱自忍饥:没有钱只能忍受饥饿。
5. 酬君:报答你的恩情。
6. 钱百万:形容很多钱。
7. 且先持此一篇诗:暂时先用这首诗来表示心意。
去完善
赏析
《再赠》姚勉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金钱与才华之间的微妙关系。首句“黄金在手亦能挥”表现了作者的自信,即使没有金钱也能挥毫自如。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却揭示了一个现实困境:“争奈无钱自忍饥,未得酬君钱百万。”虽然才华横溢,却因贫穷而无法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作者在最后一句中强调:“且先持此一篇诗。”这一诗句表达了作者用诗歌作为自己最珍贵的礼物,以此展现自己的才情与感恩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凸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赠》是南宋著名诗人姚勉的一首抒情诗。此诗创作于公元1254年,正值南宋末年,当时金朝已经覆灭,而蒙古帝国正迅速崛起,对南宋构成极大威胁。这一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姚勉身处这样一个时代,深感忧虑和责任。他曾任过地方官吏,对民间疾苦有所了解,对国家的危机有着深刻的认识。在这一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以表达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在诗中,姚勉通过对故乡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他希望国家能够摆脱困境,实现繁荣昌盛。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他的理想并未实现,反而目睹了南宋的灭亡。尽管如此,这首诗依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