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京
太白楼前雨乍收,画船挝鼓上皇州。
肯因离别牵愁思,要把勋名事壮游。
千里关河旗带月,一天星斗剑横秋。
胸中賸有安边策,此去应当献冕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太白楼:位于四川省江油市的著名文化古迹,与唐代诗人李白有关。
2. 画船:装饰精美的游船或船队。
3. 挝鼓:敲击鼓声。
4. 上皇州:前往繁华富饶的城市。这里指长安。
5. 牵愁思:引起离愁。
6. 勋名:功绩与荣誉。
7. 壮游:豪迈的旅行。
8. 千里关河:辽阔的江山。
9. 旗带月:旗帜在月光下显得明亮。
10. 星斗剑横秋:形容北斗七星高悬,冷气逼人。
11. 安边策:稳定边疆的策略。
12. 献冕旒:向皇帝进献意见或策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吕定将要赴京上任的豪情壮志。首联描绘了告别时分的场景,太白楼前的雨刚刚停止,画船击鼓准备前往京城。这象征着诗人的启程,带着昂扬的士气和对未来的憧憬。
颔联诗人表示不会因为离别而忧愁,而是要借此机会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这表明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
颈联描绘了沿途的风景,千里关河如同旗帜飘带在月光下飘扬,满天星斗如剑般闪耀着寒光。这是诗人对未来征途的生动描绘,充满了豪情与自信。
尾联则表达了诗人胸有成竹地怀揣着安边之策,期待着将这份智慧献给朝廷。整首诗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令人感受到诗人奔赴前程的坚定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大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赴京》是南宋诗人吕定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南宋初年,大约在公元1127年至1279年间。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转折时期。
在那个时候,吕定的人生经历颇富传奇色彩。他曾历任县令、尚书郎等官职,后来因直言不讳被贬谪至湖南郴州。在这个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的惨状和百姓的苦难,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重任。
时代背景方面,南宋初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金兵南下,导致北方大片领土沦陷,人民流离失所,民族矛盾尖锐。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吕定将自己的人生感慨和国家兴亡的忧虑融入诗歌创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