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彭城楼

标题包含
登彭城楼
项王台上白云秋,亚夫坟前草树稠。 山色不随人事改,水声长近戍城流。 空余夜月龙神庙,无复春风燕子楼。 楚汉兴亡俱土壤,不须怀古重夷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彭城楼:古代楼阁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 2. 项王台: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曾登临之地,以纪念其英勇事迹。 3. 亚夫:即周亚夫,西汉名将,曾任太尉,率兵平定七国之乱。他死后葬于徐州。 4. 戍城:驻防之城,指徐州城。 5. 龙神庙:位于彭城楼上,祭祀龙王的神庙。 6. 燕子楼:传说唐代贞元年间,将军张仲素之妾关盼盼居于此楼,因张死,誓不再嫁,每日望归舟,终老此楼。燕子楼象征着爱情与忠贞。 7. 夷犹:原意徘徊不前,此处意为犹豫不决,留恋往昔。
去完善
赏析
《登彭城楼》吕定的这首诗以项王台、亚夫坟等历史遗迹为线索,勾起了读者对楚汉之争的回忆。诗的前两句“项王台上白云秋,亚夫坟前草树稠”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既有历史的沧桑感,也有自然环境的宁静之美。 诗的第三、四句“山色不随人事改,水声长近戍城流”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仰之情,认为山水的永恒见证了人间的兴亡,但它们的存在并未因此而改变。 诗的第五、六句“空余夜月龙神庙,无复春风燕子楼”则流露出一种惆怅的情感,昔日繁华的龙神庙和燕子楼已不再如昔,令人感慨万分。 诗的最后两句“楚汉兴亡俱土壤,不须怀古重夷犹”则提醒我们不必过分沉溺于历史的怀旧情绪中,因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大地依然在那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彭城楼》是南宋诗人吕定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164年。当时正值金国南侵之际,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吕定因战乱被任命为徐州知州。在任期间,他力主抗战,并在闲暇之余登上彭城楼,写下这首诗篇。 在创作这首诗时,吕定已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曾担任皇帝的侍从官,却因直言进谏而触怒权臣,被贬谪到偏远之地。这次被任命为徐州知州,使他得以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保卫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南宋朝廷内部的腐败和争权夺利,让他深感忧虑和无奈。 这个时期的背景知识主要包括:金国的南侵使得南宋王朝面临严重的军事威胁;内部朝政腐败,党派纷争严重;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纷纷主张抗击外敌,恢复中原故土。在这种背景下,吕定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乱的忧虑,展现了一个有责任感的士人形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