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姚侍御
繁霜晓幕鸣柏乌,待子兽炭然金炉。
重门启锁紫髯胡,新披骢马陇西驹。
头戴獬豸急晨趋,明光殿前见天子,今日应弹佞幸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黎明时分,晓雾茫茫,霜冻满地,乌鸦在古柏枝头啼叫;
等待孩子们抱来柴火,点燃金炉里的炭火。
紫色的胡子老人,打开一道道门锁;
新近披挂的马匹是陇西安氏的名驹。
戴好冠帽,迅速赶赴朝堂;
在金銮殿上见到皇帝,今天应该要弹劾那些奸臣和得宠的小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繁霜:比喻朝政复杂,含有贬义。
2. 晓幕:早晨的帷幕,指清晨时分。
3. 柏乌:乌鸦的一种,这里借指鸟叫声。
4. 待子:指等待接见的人。
5. 兽炭:燃烧兽骨制作的炭火,形容富贵人家的生活。
6. 然:同“燃”,点燃的意思。
7. 金炉:铜制的香炉,这里指炉子。
8. 重门:一道道门。
9. 紫髯胡:指留有紫色胡须的北方少数民族官员。
10. 骢马:青白色的马,这里指骏马。
11. 陇西驹:甘肃一带产的良马。
12. 头戴獬豸:指戴上獬豸冠,古代法官戴的一种冠。
13. 急晨趋:急忙在早晨赶去。
14. 明光殿:汉、唐宫廷中的宫殿名。
15. 应弹:应对、回答。
16. 佞幸夫:阿谀奉承的小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姚侍御准备上朝、与皇帝交流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和敬意。从“繁霜晓幕鸣柏乌”一句开始,描述的是姚侍御在清晨冒着严霜等待开启宫门的情景,同时用柏乌的叫声来增加气氛。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姚侍御的准备细节,如点燃金炉中的兽炭,备好紫髯胡的马匹等,表现出他对待工作的敬业态度。“头戴獬豸急晨趋”意味着姚侍御身穿官服,正赶往明光殿面见皇帝。最后,诗人祝愿姚侍御能够在皇帝面前揭示奸佞之臣的真面目。全诗展现了姚侍御的精神风貌以及诗人对其尊重和信任,同时也寄托了对正义之士战胜邪恶的希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戏赠姚侍御》是唐朝诗人丁仙芝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714年-741年间,正值唐玄宗在位时期。此时的唐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诗歌艺术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丁仙芝作为当时著名的文人雅士,经历了宦海沉浮。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虽然屡试不第,但始终矢志不渝地追求学问和功名。他的好友姚侍御也是如此,两人常以诗文互赠,表达彼此的友谊和感慨。
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然而,这也导致了官僚腐败、社会风气浮华等问题。丁仙芝在这首诗中以戏谑的口吻调侃姚侍御,一方面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当时文人士大夫面临的社会现实和挑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