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朱中书
十年种田滨五湖,十年遭涝尽为芜。
频年井税常不足,今年缗钱谁为输。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
而我守道不迁业,谁能肯敢效此事。
紫微侍郎白虎殿,出入通籍回天眷。
晨趋彩笔柏梁篇,昼出雕盘大官膳。
会应怜尔居素约,可即长年守贫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种了十年的田临着五湖,却遭遇了十年的洪涝灾害,田地荒废。
年年井税缴纳都不够,今年又该把税收交给谁呢?
东边邻居因为转换经营方式,获得了五分之一的收益;西边邻居贩卖丝绸,一天比一天赚钱。
而我只坚守自己的道路,没有改变行业,有谁能明白并效仿呢?
我的上司是紫微侍郎,在白虎殿任职,每天都很繁忙,但也深受皇上的宠信。
清晨赶去写文书,晚上回来享受丰盛的食物。
我应该同情你的简朴生活,也许你可以长久地保持这种清贫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紫微:紫微星,此处借指皇帝或朝廷。
2. 侍郎:官职名,此处指中书令。
3. 白虎殿:宫殿名,此处代指朝廷。
4. 出入通籍:指官员上朝时出示的证件。
5. 回天眷:指皇帝对臣子的宠爱。
6. 彩笔:毛笔,这里指写文章。
7. 柏梁篇:汉代宫殿名,这里指写诗词。
8. 雕盘:精美的盘子,这里指宫廷美食。
9. 大官膳:皇帝的膳食。
10. 会应:应当。
11. 尔:你,这里指代朱中书。
12. 居素约:保持简朴的生活习惯。
去完善
赏析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朱中书》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丁仙芝之手。据史书记载,丁仙芝是唐玄宗时期(712-756年)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而著称。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社会繁荣稳定,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然而,这个时期也是皇室内部矛盾激化的时期,唐玄宗晚年逐渐沉迷于声色犬马,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在这种背景下,丁仙芝作为一位敏感的诗人在他的作品中表达了对社会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
在诗中,丁仙芝以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古代官僚阶层的生活场景,通过赞扬朱中书的才华和品德,展现了他对社会公正和人性的关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以及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