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公主旧山池
平阳旧池馆,寂寞使人愁。座卷流黄簟,帘垂白玉钩。
庭闲花自落,门闭水空流。追想吹箫处,应随仙鹤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平阳的老房子,寂静让我感到忧愁。座位铺着黄色的竹席,帘子下垂有白色的玉钩。
院子里花儿自在地落下,门关着,水流在空旷的地方流淌。回想一下那个吹箫的地方,应该跟随着仙鹤游荡去了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长宁公主:唐高宗李治之女,唐玄宗之妹。
2. 平阳:汉代皇家园林名称,此处代指唐朝皇室的园囿。
3. 流黄簟:以黄篾编织的席子。
4. 白玉钩:用玉石制成的帘钩。
5. 吹箫:古代音乐演奏的一种表现形式。
6. 仙鹤:象征神仙境界的事物,这里借指诗人在想象中跟随长宁公主的脚步进入仙境。
去完善
赏析
首联“平阳旧池馆,寂寞使人愁”描绘了长宁公主旧山池的荒凉景象,以“寂寞”一词传达了人们对昔日繁华的回忆与感慨。
颔联“座卷流黄簟,帘垂白玉钩”进一步描绘了池馆的陈设,流黄簟和白玉钩都显得陈旧不堪,暗示着岁月的痕迹。
颈联“庭闲花自落,门闭水空流”则以自然景物为主角,表现了池馆的宁静与冷清,繁花似锦的时光已逝,只剩花落无声。
尾联“追想吹箫处,应随仙鹤游”则借助吹箫的场景和仙鹤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长宁公主旧山池的无尽追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宁公主旧山池》是一首描绘唐朝时期富贵人家的田园生活的诗歌。该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当时,大唐盛世进入鼎盛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都开始关注上层社会的休闲生活,并将其融入文学创作之中。
丁仙芝,唐朝文人,曾任主簿、县尉等职,因才华横溢而受到朝廷赏识。在创作这首诗时,丁仙芝可能已经经历了一次人生起伏。他在长安任职期间,可能有机会接触到贵族的生活,并对他们的奢华生活产生了兴趣。因此,他以长宁公主的旧山池为题,描绘了当时上层社会的生活场景。
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唐朝从贞观之治向开元盛世转变的阶段。唐玄宗李隆基励精图治,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在这种背景下,诗歌所描绘的田园生活也成为当时上层社会追求的时尚生活方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