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懒窝严上人纸被诗
身清不受人间辱,只倩溪翁捣冰縠。
素涛照眼绝针痕,暖玉遮头无脸粟。
参寥已似絮沾泥,天女虽来暖非肉。
华鲸吼吼不成眠,蝴蝶蘧蘧犹未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身体纯净不会受到人世间的侮辱,只请溪水老人去碎开那如冰的皱纹。清澈的波涛照着眼眸让人陶醉其中,温柔的玉石遮挡了头部并没有感受到寒冷的肆虐。似乎已经开始飘落如同沾染了泥土的柳絮一般,即使天女来到也无法温暖这冰冷的皮肤。美丽的鲸鱼在嘶吼着无法入睡,蝴蝶在翩翩起舞却仍然感到不足。
去完善
释义
1. 懒窝:指隐居之地。严上人:作者的朋友,僧人。
2. 倩:动词,请求。溪翁:山民。捣冰縠:用溪水制作纸张的过程。
3. 素涛:形容纸张光滑如波涛。绝针痕:没有皱纹。
4. 暖玉遮头:用纸张做成的被子覆盖在头上。脸粟:指脸的颤动。
5. 参寥:指天空。絮沾泥:形容羽毛落满尘土。
6. 天女:比喻美丽女子。
7. 华鲸:指鲸鱼的叫声。吼吼:形容声音大。
8. 蘧蘧:惊醒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纸被为主题,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品质生活的追求。诗人借用了一些形象的事物如“溪翁捣冰縠”、“素涛照眼”、“暖玉遮头”等来形容纸被的质地与特点,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纸被赋予人的情感,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和懒窝严上人纸被诗》是宋代诗人舒邦佐所作。在宋朝(960-1279年)时期,文人墨客喜好诗词唱和,以此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本诗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舒邦佐生活在宋哲宗、徽宗时期(1086-1135年),他个性耿直,不畏强权,曾上疏弹劾宰相蔡京,直言不讳地指出其罪行。然而这样的行为并未得到当政者的赏识,反而招致了贬谪的命运。尽管人生境遇波折,但舒邦佐始终坚守道义,关心民生,他的诗歌充满了现实关怀和人文主义精神。
宋徽宗时期,由于统治者偏安一隅,沉迷享乐,导致国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与此同时,佛教文化在宋代盛行,许多士人遁入空门寻求心灵的慰藉。诗人舒邦佐的友人严上人,可能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寺庙中以纸为被,淡泊度日,成为了诗人笔下的一位隐逸之士。
诗人以和韵的形式创作了这首《和懒窝严上人纸被诗》,通过描绘纸被的形象,表达了对严上人高洁品质和隐居生活的敬佩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了诗人自身的处境以及对时代的忧虑。尽管生活困顿,但舒邦佐依然保持了一颗悲天悯人的心灵,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了这段历史的缩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