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学宫
峩峩玉城山,地势北龙冈。
是中产人物,英杰常相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峩峩:形容山高峻的样子。
2. 玉城山:泛指学术中心的形象,即书院所在地。
3. 北龙冈:龙冈,山脉名称;北,方位名词。
4. 中产:这里指集中于一个地方,此处指代人才聚集。
5. 人物:人的品质和才情,这里主要指人才的含义。
6. 英杰:指杰出的人才。
7. 相望:相互对望,表示人才众多,群英荟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玉城山为背景,描绘了地理环境与人文风貌的相互映照。在诗中,作者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象融为一体,从而反映出地方文化的独特韵味。其中,“产人物”与“英杰常相望”的对比更突显出人才辈出的景象,展现出诗人对于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学宫》是南宋诗人赵廱在嘉定年间(1208年-1224年)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歌颂了学宫的庄重和学问的重要,表达了他对学习的热情和尊敬。
赵廱生逢南宋晚期,国家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然而,尽管外部环境恶劣,他仍然坚持学习,追求真理,渴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廱来到了学宫,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对内加强对理学的研究和传播,对外积极抵抗金朝的侵略。科举制度得到了重视和发展,文人墨客们纷纷投身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学宫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焦点之一。
在此背景下,赵廱通过对学宫的描绘和对知识的赞美,表达了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知识和学习的执着追求。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他对学宫的敬仰之情,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知识的尊重和学者地位的提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