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上官文季直二首 其一
踪迹半天下,声名落士林。
搢绅争汲引,岁月漫侵寻。
后辈尊时尚,斯人竟陆沉。
只言余庆在,子舍日骎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他的足迹遍布半个中国,在文人墨客中享有盛誉。士大夫们争相援引他,岁月就这样悄悄地流逝。后来的年轻人仍然尊重这位前辈,但斯人已逝。都说他有福荫子孙,如今孩子们日益成长起来。
去完善
释义
1. 踪迹半天下:表示诗人游历广泛,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2. 士林:古代指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这里用来代指知识分子群体。
3. 搢绅:古代有官职的人,即士大夫阶层。
4. 汲引:本指从井中取水,这里用来比喻援引贤能,提拔人才。
5. 漫侵寻:漫不经心地度过时间。
6. 陆沉:沉沦埋没,这里表示失去应有的地位和名声。
7. 只言余庆在:指家族或子孙后代仍有福气。
8. 子舍日骎骎:指子孙后代日益壮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上官文季直的缅怀和悼念,表达了诗人对其才学、品行和社会地位的敬重。诗句通过描述上官文季直的行踪、声望、与同僚的关系以及后辈对他的敬仰,充分展现了他的风采和人格魅力。同时,诗人也惋惜其命运不济,才华未得到充分的施展。在最后两句诗中,诗人寄希望于他的后人能够继承其优良品质,并在未来取得更高的成就。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一代诗人的卓越才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上官文季直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李吕创作的悼亡诗。这首诗意在悼念故友上官文季的逝世,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思和怀念之情。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和作者李吕的相关人生际遇。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也就是公元1127年-1279年之间。李吕(1122-1198),字滨老,一字东老,号澹轩,邵武军光泽(今福建光泽县)人。他出身寒微,历事四朝,屡次辞官,晚年退居故里,生活清苦。他的诗作主要反映了自己的经历和思想感情,也描绘了农村的风土人情和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
其次,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金兵入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李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积极投身于抗金斗争,为国家和民族的生存而努力奋斗。他的诗作往往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结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挽上官文季直二首 其一》是李吕在南宋时期,有感于国家民族的苦难和战争带来的破坏,以及好友上官文季的离世,而创作的悼亡诗。这首诗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又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