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许世卿孝亭邂逅为予修琴临别求诗为赋长句

标题包含
许世卿孝亭邂逅为予修琴临别求诗为赋长句
邂逅相逢不记春,未知此际得情亲。 一溪云月闲中计,三尺丝桐物外身。 未有清尊酬痛饮,已惊明日是行人。 抱琴归去无余恨,大吕黄钟一味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文蔚"的具体信息。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开资料中的出现频率较低,或者您提供的信息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关于这位人物的信息(例如他的职业、年代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详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当我们偶然相遇时,已经忘记春天了,没想到此刻我们竟然如此亲密。在悠闲的时光里,我们一起赏着月亮,望着云朵。我抚弄着我的琴弦,仿佛与万物无关。还没有一起痛快地喝酒,就已经知道明天你要离开了。带着你的琴离去吧,不要留下遗憾,因为你留下的音乐是那么的美妙醇厚。
去完善
释义
1. 邂逅:意指不期而遇。2. 不记春:即不记得具体相遇的日期。3. 情亲:指深厚的友谊。4. 一溪云月:指弹琴的地方环境优美,云月和溪流交相辉映。5. 三尺丝桐:古人弹琴所用的桐木制琴,此处指代琴。6. 物外身:超脱世俗之外的身份。7. 清尊:酒杯的美称。8. 痛饮:尽情畅饮。9. 行人:即将离开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10. 大吕黄钟:形容音乐的高雅浑厚。
去完善
赏析
《许世卿孝亭邂逅为予修琴临别求诗为赋长句》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孝亭相遇的情景,以及分别时的感慨。通过描述两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自然环境的优美和音乐艺术的韵味,传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邂逅相逢不记春,未知此际得情亲”,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偶然相遇的喜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在这里,“不记春”意味着诗人没有刻意去留意季节的变化,而是专注于与友人相处的时刻。 颔联“一溪云月闲中计,三尺丝桐物外身”,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云月、溪水)与音乐艺术(三尺丝桐)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追求精神满足的心境。这里,“闲中计”和“物外身”分别表现了诗人享受闲暇时光和超脱世俗纷扰的态度。 颈联“未有清尊酬痛饮,已惊明日是行人”,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感慨。在这里,“未有清尊酬痛饮”意味着诗人还没来得及尽情畅饮,就已经得知友人即将离去的消息。这种突如其来的离别使诗人感到惋惜。 尾联“抱琴归去无余恨,大吕黄钟一味醇”,以“抱琴归去”的意象收束全诗,传递出诗人面对离别时豁达的心态。同时,“大吕黄钟一味醇”则强调了音乐的美好,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许世卿孝亭邂逅为予修琴临别求诗为赋长句》是南宋诗人陈文蔚所作。创作时间为公元1189年左右,正值南宋中期。 在这段时间里,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虽然文人士大夫们仍然强调孝道和礼仪,但现实的残酷使得他们很难在现实中实践这些理想。此外,南宋朝廷对内高压,对外妥协,使士人感到痛心疾首却又无力回天。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陈文蔚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情感,通过描绘与许世卿的相遇,表达了他对孝道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他借许世卿孝亭修琴一事,表达了希望人们能够在道德沦丧、世事纷扰的世界里坚守信仰,传承孝道的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