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钱穆父内翰题刘掾诗集
朱弦曾闻三叹曲,青松自长千岁枝。
意来是有我辈语,佳处只应能者知。
旧心洗尽万斛水,新愁谁争半额眉。
清兴飘飘仙奕奕,欲游天外戏云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朱红的琴弦曾经聆听过多次感慨万千的歌曲,而青松却在岁月里生长出了千年的枝叶。这其中的深意大概只有我们这一代人才能够理解吧,美好的地方也只有有才华的人才能发现。
过去的情感已经如同倾盆大雨一样被冲刷干净,新的烦恼却又让人皱起了眉头。清新脱俗的情感如同仙人般飘逸非凡,仿佛想要离开人间去天上与云中的龙儿共舞。
去完善
释义
1. 朱弦:指用红色线制成的琴弦,此处借指优美动人的音乐。
2. 三叹曲:形容音乐旋律反复咏叹。
3. 青松:松树,这里寓意作者坚贞的品质和高洁的品格。
4. 千岁枝:千年的松树枝,寓意长寿。
5. 我辈语:我们这一类人的语言或心声。
6. 能者知:只有真正有才能的人才能够理解其中的美妙之处。
7. 旧心洗尽万斛水:比喻将内心的烦恼与杂念彻底洗净。
8. 万斛水:形容水量极多,这里象征众多的烦忧。
9. 新愁:新的烦恼和忧虑。
10. 半额眉:半边眉毛,用来形容微皱的眉头。
11. 清兴:清雅的兴致。
12. 飘飘仙奕奕:形容超凡脱俗的状态。
13. 欲游天外戏云螭:想要游历于天地之间,与天上的云朵共舞。
14. 云螭:神话传说中的云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写给他的朋友钱穆父(即钱勰)的一首唱和诗。首联以朱弦三叹和青松千岁比喻钱穆父的诗才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颔联则说他们两人的诗歌旨趣相似,只有真正懂诗的人才能领略其中的妙处;颈联将过去的回忆和新的忧虑交织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尾联则借清兴和仙奕的描绘表达了他们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诗歌的热爱。整首诗富有哲理,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人文素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次韵钱穆父内翰题刘掾诗集》出自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李复之手。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40年至1050年间,正值北宋仁宗在位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李复担任了多种官职,如国子监直讲、太学博士等,成为了一名文坛上的重要人物。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正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经过太祖、太宗时期的统一战争和制度革新,国家实力逐渐壮大。然而,到了仁宗时期,社会上开始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土地兼并严重、官员腐败、贫富差距加大等。在这种环境下,文人墨客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关注民生疾苦,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情怀。
李复作为一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中表达了这种关切之情。在《次韵钱穆父内翰题刘掾诗集》这首诗中,他以刘掾的诗集为题,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尊重和赞美。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