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谢人送酒
寂寞扬雄宅,鸱夷载酒来。
钻榆试春火,切桂暖晨杯。
芳蕊何须菊,香梢尚有梅。
自惭非叔夜,聊学玉山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孤单地行走在杨雄故居,驾着酒车缓缓驶来。
在榆树上钻孔生火,切开桂皮加热早晨的酒杯。
菊花并非唯一的芳香之花,还有那春天的梅花。
我比不上那豪放的叔夜,姑且模仿他颓废的模样。
去完善
释义
扬雄宅:代指诗人自己的居所,扬雄为汉代著名文人,此处以之比喻自己。
鸱夷:古代盛酒的皮袋。这里用作动词,意为用鸱夷装载酒。
钻榆:古有“榆火煮饧”的习俗,谓取榆树之火烹饪食物,此处意为春日暖炉,煮酒烹食。
切桂:切取桂皮以增香气,喻斟酒。
芳蕊:指美酒。
何须:不需要。
香梢:意指梅花枝头。
叔夜:东晋名士王戎字。此人以豪饮著称,此处用以自嘲,言自己饮酒不能如王戎般尽兴。
玉山颓:典出《世说新语·容止》,形容王戎醉酒后的姿态。
去完善
赏析
首联“寂寞扬雄宅,鸱夷载酒来”,借用了扬雄的典故,以彰显自己的才情与处境。诗人将自己比作寂寞的扬雄,而“鸱夷载酒来”则是描述友人送来美酒的过程,表达了友情的珍贵。
颔联“钻榆试春火,切桂暖晨杯”,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煮酒的场景。通过钻榆、切桂这两个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酒的珍视。
颈联“芳蕊何须菊,香梢尚有梅”,诗人认为酒中之芳香并不亚于菊花和梅花,赞美了美酒的美味。
尾联“自惭非叔夜,聊学玉山颓”,则是对自己醉态的自嘲。虽然自知不如魏晋时的名士,但仍愿意学习他们的豪放不羁。
整首诗以情景交融的手法,表现出了诗人在清明节这天,独自品酒时的心境与感慨。既有对友情的感激,又有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以及对美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明日谢人送酒》是北宋诗人胡宿的一首描绘清明时节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80年至1067年之间,即北宋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胡宿是一位才情横溢的文人,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职,他的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然而,尽管他的政治生涯顺遂,他仍然对现实社会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思考。这首《清明日谢人送酒》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在北宋时期,清明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扫墓祭祖,踏青赏春,饮酒赋诗。在这样的氛围中,胡宿收到了友人送来的美酒,不禁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的诗篇。
胡宿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在诗中写道:“西园美酒清如汴,南国芳菲翠若山。”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美景,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然而,紧接着他又写道:“一醉未容欢赏足,几烦兴趣驻衰颜。”这两句诗则流露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