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淮南病
扬州蒸毒似燂汤,客病清枯鬓欲霜。
且喜闭门无俗物,四肢安稳一张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扬州市区的湿热环境如同热汤,使得外地来的客人疾病缠身,满头白发。值得庆幸的是,我关起门来远离了世俗纷扰,有一张舒适的床让我全身放松,安然入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客淮南病:本诗题目,表示在淮南(今安徽省一带)生病的情景。
2. 扬州:古地名,位于现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
3. 蒸毒:指高温闷热的天气。
4. 燂汤:古代用热水浸泡伤口的疗法,此处比喻酷热。
5. 清枯:形容病态的消瘦。
6. 无俗物:没有烦人的琐事或闲杂人等。
去完善
赏析
《客淮南病》是唐朝诗人卢仝的一首描绘疾病中的生活体验的古诗。首句“扬州蒸毒似燂汤”,描述了扬州天气炎热潮湿的环境,如同热汤一般让人难以忍受。这也可能是诗人发病的原因之一。次句“客病清枯鬓欲霜”,则是诗人在病中形象的自画像:虽然年轻,却因生病而显得苍白、消瘦,甚至有些老态。这样的环境和个人状况使诗人产生了第三句“且喜闭门无俗物”的愿望,他庆幸的是,病中可以闭门谢客,远离尘嚣,独自调养。最后一句“四肢安稳一张床”,表现了诗人病中的身体状况相对稳定,也有精力和心思去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于是为有一张安稳的床而感到欣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客淮南病》是唐代诗人卢仝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的晚唐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卢仝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他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同时也见证了晚唐社会的动荡不安。卢仝本人具有浓厚的儒家情怀,关心民生疾苦,这使他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体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卢仝因病滞留在淮南地区,远离故乡。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使他倍感孤独和忧郁。在这种心境下,他创作了这首《客淮南病》。诗中以“客”自喻,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病痛缠身的无奈与悲凉,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反映了卢仝作为一位书生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强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