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腰间的箭矢已经陈旧不堪,真是可惜,还没有在燕然山留下胜利的痕迹。我自己还能走过漫长的沙漠,你们为什么要在新亭垂泪呢?我愿意为国家赴汤蹈火,哪怕万次生死也不悔,可是我的两鬓已不再年轻。记得我们曾在江湖泊船的地方,那时我们听着新雁落在寒冷的沙洲上。

去完善
释义
1. 燕然:古代山名,位于今蒙古国境内。这里借指北方边疆地区。
2. 太息:叹气,叹息。
3. 勒铭:刻石立碑以纪功。
4. 大漠:广阔的沙漠,泛指边塞之地。
5. 新亭: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苏南京市西南。这里代指国家灭亡时士人聚集的地方。
6. 江湖泊船处:指作者晚年隐居的乡村。

去完善
赏析
《夜泊水村》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时期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遗憾。首联“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以弓箭为象征,表现自己虽已年迈,但仍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心情。颔联“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则是对那些因为畏惧艰难而放弃报国的人们进行讽刺。
颈联“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是陆游对自己人生的总结,虽然历经磨难,但他始终坚守信念,矢志不渝地为国家付出一切。尾联“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描绘了诗人漂泊江湖、孤独无助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泊水村》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陆游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79年,即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当时陆游任职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在这段时间里,陆游不仅致力于军事防御和治理工作,还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对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
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南宋时期的战争形势和社会矛盾。在陆游生活的时代,国家正处于外患内忧的困境中。一方面,北方的金国时常侵扰宋朝边疆,导致民不聊生;另一方面,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使得政治局面复杂多变。在这种背景下,陆游将自己的忧虑和希望融入诗中,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此外,陆游本人在这首诗中所表现出的豁达胸襟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是其人生际遇的一种体现。尽管他多次受到权臣排挤,甚至被贬职为民,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为国家民族事业奋斗。这种精神成为这首诗的重要内核,使其具有更加深刻的历史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