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记住这停泊在江湖上的船只所在,躺着聆听新来的大雁栖落在寒冷的沙洲上。

去完善
释义
老子:作者自谓;绝大漠:横越大沙漠;新亭: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喻偏安江南的士大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羽箭凋零"暗喻自己长期被闲置,未能建功立业的遗憾。第二联通过对比,展现诗人虽年迈却仍怀壮志的豪情,同时批评了那些只知哀叹的士大夫。第三联直抒胸臆,表达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和英雄迟暮的悲凉。结尾借景抒情,以寒汀孤雁营造出苍凉意境,暗示自己漂泊江湖的处境。全诗情感真挚深沉,既展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又流露出岁月蹉跎的无奈,格调高远,气韵沉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期间,大约在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此时的陆游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距离他被罢官归乡已有数载。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的他,在现实中屡遭挫折,壮志未酬。然而即便身处江湖之远,他的报国之心始终未曾冷却。某个月夜,诗人泊舟水村,面对萧瑟秋景,感怀身世与时局,写下了这首充满忧愤与悲凉的诗作。诗中既有对自身老去无力的慨叹,也饱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