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新津道中

标题包含
新津道中
野绿平如案,松青润更加。 两岐惟有麦,一县已无花。 日色深迷雾,江流浅见沙。 平生爱春事,忽复过年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公溯(1054-1126),字子西,号嵩山居士,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苏轼、黄庭坚等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晁公溯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绿意满原野,就像平坦的书桌,松树翠绿润泽,更显得生机勃勃。 田地里只看见麦子分叉生长,整个县城已经看不到鲜花盛开的美景。 阳光被浓厚的雾气遮挡,只能看到浅淡的江水与河床上的沙子。 我一生钟爱春天的美好,恍然间却发现时光已逝,新的一年又已来临。
去完善
释义
1. 新津:地名,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部。 2. 道中:在旅途之中。 3. 野绿平如案:指田野的绿色如同水平放置的桌子一样平整。 4. 松青润更加:形容松树的颜色更显得湿润。 5. 两岐:指分岔的两条道路或两个方向。 6. 一县:整个县城。 7. 日色深迷雾:太阳被浓厚的雾气遮蔽。 8. 江流浅见沙:江边的水流变浅,可以见到河底的沙子。 9. 平生:一直以来。 10. 爱春事:喜欢春天的景色。 11. 忽复过年华:忽然发现已经过了很多年。
去完善
赏析
《新津道中》是南宋诗人晁公溯的一首描绘春日乡间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以简洁、生动的笔触,呈现了乡村风光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感慨。 首联“野绿平如案,松青润更加”,以绿色为主调,展现了一幅春天的田野景象。绿色的原野如同平整的桌面,而松树则在绿意中增添了青翠的色彩。这一联通过对比和衬托,突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颔联“两岐惟有麦,一县已无花”,则从麦田和花的角度,描绘了春天的丰收景象。两岐的麦田郁郁葱葱,显示出农作物的旺盛生长;而一县的范围内已经看不到花朵,这表明春天已经到了尾声,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 颈联“日色深迷雾,江流浅见沙”,则以自然景象的变化,表现了春天的变化无常。太阳在浓雾中失去了光芒,江水变浅露出了河床上的沙子,这都是春天特有的现象,也是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 尾联“平生爱春事,忽复过年华”,则是诗人的感叹之词。诗人一生钟爱春天的景色和活动,但转眼间年华已过,感叹时光飞逝,表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以春日乡间的美丽景色为背景,通过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津道中》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此时的晁公溯任四川制置使属官。这一时期,正值南宋中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都有所发展。但北方金国对南宋的威胁仍然存在,民族矛盾依然尖锐。 晁公溯在任四川制置使属官期间,曾多次往来于成都与新津之间。他在途中看到了许多田园风光和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描绘旅途景色的诗篇。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时代变化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