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寝
官曹无人吏休沐,杜门谢病车脱轴。
门前经旬客不至,苔色侵阶春更绿。
书堂萧然白日静,黄蜂收声蜜房足。
杨花浩荡天无风,簷端三丈朝阳红。
晴薰病眼煖欲醉,卧搔短发如飞蓬。
枕书睡熟呼不醒,黄粱正饭邯郸翁。
不知纷纭梦几许,觉来烟际闻昏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官员们已经休息,办事人员放假休息,门户关闭,谢绝访客,因为车辆出了故障需要维修。
已经好几天没有客人来访了,门前的青苔似乎在春天里生长得更为茂盛。
宁静的书房里,阳光洒满角落,蜜蜂们在蜂巢里忙碌采蜜。
空中飞扬的柳絮似乎让天空都变得静谧,屋檐下闪耀着阳光的红霞。
晴朗的阳光让我温暖而晕眩,像醉了酒一般。挠着短小的头发,看起来像杂乱的杂草。
看书看得太投入以至于呼唤我也没有反应,就像那痴迷于黄粱美梦的邯郸老人。
不知道在这梦幻般的时光里度过了多久,只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让我从梦中惊醒。
去完善
释义
1. 官曹:指官署,即行政机关办公的地方。
2. 吏休沐:古代官员的休息日,称为“休沐”。汉代规定,中朝官五天一休沐,地方官十天一休沐。
3. 杜门谢病:闭门不出,推托有疾病,意指避世。
4. 脱轴:指车轮脱落或损坏,车子无法行驶。
5. 苔色侵阶:青苔在台阶上生长蔓延,绿意盎然。
6. 黄蜂收声:指黄蜂在安静的环境中停止鸣叫。
7. 杨花浩荡:指柳絮漫天飘散的情景。
8. 簷端:屋檐的一角。
9. 晴薰:阳光照射使人感到温暖。
10. 飞蓬:形容头发散乱的样子。
11. 枕书睡熟:将书当作枕头睡觉。
12. 黄粱正饭:相传卢生在邯郸店中的黄粱米饭尚未煮熟时,他梦见自己经历了荣华富贵的一生,醒来后发现黄粱米饭还未熟,这里借指梦境。
13. 邯郸翁:卢生,传说他生于邯郸。这里作者自喻为卢生。
14. 纷纭梦几许:指梦境中发生的故事纷繁复杂。
15. 烟际:烟雾弥漫的边缘地带。
16. 昏钟:傍晚时分敲响的钟声。
去完善
赏析
《昼寝》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闭门谢客,悠然自得的情景。前四句描述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官衙内静谧,苔藓滋长,春意盎然。接下来的四句诗则用“黄蜂收声”“杨花浩荡”“簷端朝阳红”等生动的形象刻画了自然界的美景,并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宁静的自然景观。最后四句诗中,诗人以黄粱梦、邯郸翁的典故暗含对世事纷扰的超脱,以及对自己心境的赞美。整首诗画面感强烈,色彩丰富,传达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昼寝》是南宋诗人晁公溯创作的一首描绘乡村生活图景的诗。这首诗描绘了在炎炎夏日,村舍里的农民们在正午时分暂时放下劳作,进入短暂的休息时光。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和生活情趣。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1127-1279年),当时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夏日乡间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这段时间里,晁公溯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在朝廷任职,后因政治斗争被贬为地方官。这一遭遇使他深入了解了民间疾苦,对百姓的苦难感同身受。这使得他在诗歌创作中更加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关注民生。
在南宋时期,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逃往江南地区,寻找安宁的生活环境。他们在这里结识了当地百姓,了解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也感受到了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这些体验都为晁公溯创作这首描绘乡村生活图景的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