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客少年场行
韩魏多奇节,倜傥遗声利。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
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
绿沈明月弦,金络浮云辔。
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
寻源博望侯,结客远相求。
少年怀一顾,长驱背陇头。
燄燄戈霜动,耿耿劒虹浮。
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
云起龙沙暗,木落鴈门秋。
轻生殉知己,非是为身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韩魏地区多有奇特之风俗,人们潇洒脱俗,不追求名利。大家都珍视诺言,各自心怀壮志,立志纵横天下。一句话的约定就足够珍贵,即使相隔千里也要赴约。拿着绿色的沉琴,弹奏着明月的旋律;骑着金色的马匹,驰骋在浮云之间。吹响箫声进入吴市,敲击筑器漫游燕市。寻找张骞那样的人,结伴远行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年轻人只要有一瞥之缘,就会长驱直入,奔向远方的陇头。战士挥戈如霜,宝剑闪烁如虹。天山的雪四季飘扬,交河的水南流入北。乌云升起,龙城沙漠变得昏暗;树木凋落,雁门关秋意盎然。为了知己甘愿舍弃生命,并非仅仅为了自己的打算。
去完善
释义
1. 韩魏:指战国时的韩国与魏国。这里借指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
2. 奇节:奇特的节操,指有气节、高尚的品质。
3. 倜傥:潇洒不羁,超凡脱俗。
4. 然诺:应允,承诺。
5. 绿沈明月弦:绿沉,指弓;明月弦,指箭。这里是形容精良的武器。
6. 金络浮云辔:金络,金属制的马笼头;浮云辔,驾驭风云的马缰。这里是形容骏马。
7. 吹箫入吴市:吹箫,指春秋时伍子胥吹箫乞食的典故;吴市,指春秋时期的吴国首都姑苏(今江苏苏州)。
8. 击筑游燕肆:击筑,指战国时期赵国音乐家高渐离用筑演奏音乐的典故;燕肆,燕国都城蓟城(今北京一带)的市场。
9. 博望侯:古代封给张骞的封号,这里代指有远见的人。
10. 结客:结交好友。
11. 一顾:表示对朋友的关怀与支持。
12. 陇头:地名,位于甘肃省。这里代指边疆地区。
13. 燄燄戈霜动:形容兵器闪耀的光芒。
14. 耿耿劔虹浮:形容剑刃的光芒如同彩虹一般浮动。
15. 天山:位于新疆,是中国最西部的山脉之一。这里代指西部地区。
16. 交河: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是中国最西部的重要河流之一。这里代指西部地区的水资源。
17. 云起龙沙暗:龙沙,古代西域国家名,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这里是形容战争的发生。
18. 木落鴈门秋:雁门,古关名,位于山西省北部。这里是形容秋天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结客少年场行》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的一首描绘游侠生活的古体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幅英勇少年的英雄形象。
首联“韩魏多奇节,倜傥遗声利”,点出了游侠少年们所处的环境和他们的精神风貌。韩魏地区多出豪杰之士,他们风度翩翩,不拘小节,不屑于追求名利。
颔联“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写出了这些少年们共同珍视诺言,各自怀揣着远大抱负的豪情壮志。
颈联“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则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彼此的信任。只要一句话的承诺,就可以跨越千山万水去履行。
接着“绿沈明月弦,金络浮云辔”,描绘了他们使用华丽的乐器,骑着骏马驰骋江湖的英姿。这两句诗句既表现了少年们奢华的生活,也暗示了他们与俗世生活的疏离。
“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写出了他们漫游四方、无拘无束的潇洒生活。在这两句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吹箫入吴市的伍子胥,以及击筑游燕肆的高渐离。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还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
接下来的“寻源博望侯,结客远相求”,描绘了他们在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时的虔诚态度。博望侯张骞的形象,代表了他们对理想伙伴的渴望和期待。
尾联“少年怀一顾,长驱背陇头。燄燄戈霜动,耿耿劒虹浮。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云起龙沙暗,木落鴈门秋。轻生殉知己,非是为身谋”,则进一步抒发了少年们的豪情壮志。他们勇敢地投身于冒险事业,为的是忠实于自己的信念和朋友。这种为了道义和友情而不惜献出生命的精神,正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结客少年场行》是唐代著名诗人虞世南的一首描绘英勇少年形象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为唐太宗贞观年间(626-649年)。
在这段时间里,虞世南经历了许多人生起伏。他在隋朝时期就已成名,后成为唐太宗的文臣武将,一度出任侍中、尚书右仆射等要职。然而,由于年龄和健康状况原因,他的政治生涯逐渐走向衰落。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表达少年英勇豪情的诗歌。
在唐代初期,社会风气尚武,少年们以勇力为荣,结客少年场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时尚。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英勇少年的赞美和对青春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