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大著追九日之集
起兴家山翠作围,紫宸垂旨未容归。
千峰来献无穷妙,万影相从不敢违。
碧玉壶中丹叶舞,水晶宫里白云飞。
凭栏相与谋荒政,第一言无罪岁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家乡的翠绿美景环绕四周,未曾等到皇帝的恩准便已回到家乡。
山峰繁多,各有各的奇妙之处;无数影子相随,却不敢违背。
碧绿的玉壶中,丹叶在舞动;水晶宫里,白云在飞翔。
倚着栏杆共同商讨民生之事,首先就是要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去完善
释义
1. 陈大著:陈大士,南宋著名的文人墨客。
2. 追九日之集:古人有登高赏菊的习俗,称为“追九日”。
3. 家山:家乡的山川。
4. 紫宸:皇帝的宫殿,这里指代皇帝。
5. 垂旨:发布圣旨。
6. 碧玉壶:古代的一种酒器。
7. 丹叶:红色的叶子,此处可能指的是枫叶。
8. 水晶宫:神话传说中的水晶宫,这里可能是比喻美丽的景色。
9. 无罪岁饥: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保障百姓的生活,解决饥荒问题。
去完善
赏析
《和陈大著追九日之集》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共赏美景、共议国事的诗歌。诗人在诗歌中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这首诗的赏析如下:
首联“起兴家山翠作围,紫宸垂旨未容归”,描述了诗人家乡的美丽景色和皇上的诏令。诗人以家乡的山峦翠色为起点,引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紫宸是皇帝的象征,诗人通过皇帝的诏令,表达了国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颔联“千峰来献无穷妙,万影相从不敢违”,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诗人用千峰和万影来形容国家的广大和丰富,同时强调这些美好的景色都是自然的恩赐,人们应该珍惜并遵循自然之道。
颈联“碧玉壶中丹叶舞,水晶宫里白云飞”,诗人以碧玉壶和水晶宫作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丹叶舞和白云飞的形象,象征着国泰民安、物阜民安的景象。
尾联“凭栏相与谋荒政,第一言无罪岁饥”,诗人与友人共商国是,关注民生问题。诗人认为,解决饥荒问题是国家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陈大著追九日之集》是南宋诗人杨简的一首酬唱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中期,具体年份已无从考证。
在这个时期,杨简的生活经历了起起落落的过程。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年轻时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后来步入仕途,担任地方官吏,为人民做了很多实事。然而,他在政治上并不得意,曾因为直言不讳而遭到排挤和打压。尽管如此,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为民请命,表现出高尚的品格。
在杨简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蒙古等外族侵扰的严重威胁之中,国家内外交困,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士人志士纷纷投身抗金保国的斗争,希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杨简也不例外,他以诗歌为武器,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表达对抗战胜利的期许。
在这首《和陈大著追九日之集》中,杨简以重阳佳节为主题,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相聚共度的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坚定信念,勇敢前行的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