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给事帅湖南
西山束观闲,事岂止载笔。
为郎几黄昏,竟亦坐无术。
平生沥肝胆,辛苦忘蔗汁。
一饮不下咽,再思令人瘠。
向来活国手,试寸功倍尺。
洞庭豺虎群,使者风退鹢。
此行天近远,宣室夜虚寂。
我亦如孤云,它山或相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西山的边缘上悠闲地观望,这些事情难道只有用文字记载下来吗?
当个官员直到黄昏时分,竟然也无计可施、束手无策。
我这一生里,付出了真心与努力,艰苦劳累到忘记了甜美的甘蔗汁。
第一次品尝,却难以下咽;第二次回味,却让人消瘦憔悴。
那些一直致力于国家大事的人,尝试着把每一分努力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洞庭湖周边的豺狼虎豹成群结队,但使者们如同和风下的鹢鸟,将他们一一驱散。
这次行程,是上天赐予的缘分,夜深人静时在宣室回忆往事,内心深感空虚寂寞。
而我就像天空中的一朵孤独的云彩,或许会在异乡的山水间找到归宿和知己。
去完善
释义
西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长沙的著名景点之一,被誉为“天下第1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黄给事(可能是黄宗羲)即将出任湖南布政使的临别赠言和期许。诗歌通过描述友人的才能、品质和事业,表达了对他的肯定和支持,同时也寄予了对他未来在湖南任职的美好祝愿。以下是对此诗的赏析:
1. “西山束观闲,事岂止载笔”:诗人以西山比喻友人的闲适生活,但暗示他仍有更多未施展的才能。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友人尚未被充分发挥的才能感到惋惜。
2. “为郎几黄昏,竟亦坐无术”:诗人感叹友人在官场上的不得志,尽管已至黄昏之年,仍无法施展抱负。这里的“坐无术”意味着友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无力。
3. “平生沥肝胆,辛苦忘蔗汁”:诗人赞颂友人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即使面对艰苦环境也能保持乐观态度。
4. “一饮不下咽,再思令人瘠”:诗人进一步表达对友人心痛的同情,并担忧其未来的处境。这句话寓意着诗人对于友人在政治生涯中所遭受的压抑和不公表示关切。
5. “向来活国手,试寸功倍尺”:诗人勉励友人在新的岗位上要施展才华,为国效力。这是对友人的鼓励和期待。
6. “洞庭豺虎群,使者风退鹢”:诗人预想湖南当地可能存在的复杂局势,希望友人在应对挑战时能够发挥才干,化解危机。
7. “此行天近远,宣室夜虚寂”:诗人认为友人此次赴任是一次重要的历练,愿他在夜深人静之时能思考自己的使命,寻求国家治理的真谛。
8. “我亦如孤云,它山或相觅”:诗人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情谊比作孤云,表达了无论相隔多远,都会互相挂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由宋代诗人释宝昙创作的送别诗《送黄给事帅湖南》。诗人在此诗中以雄浑的诗句表达了他对友人黄给事的深切祝愿和殷切期望。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对国家安宁的深切关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创作于南宋时期,此时的中国正遭受金国的侵略,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背景下,诗人通过抒发友情的离别之情,巧妙地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其次,我们要了解这个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释宝昙原本是一个佛教僧人,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积极投身于政治活动,关注国家大事。他的好友黄给事被任命为湖南地区的军事长官,即将踏上征程。为了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鼓励,释宝昙写下了这首情深意切的送别诗。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南宋时期,国家处于危亡之际,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抗金事业。释宝昙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他深知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贤能之士的治理,因此他在诗中鼓励黄给事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