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
我徒旷达由胸臆,耻学鲰生事文墨。
蛟龙长欲趁风雷,骐骥焉能制啣勒。
锵金佩玉良有时,丐色谀言尽虚饰。
功名富贵非偶然,杨子草玄徒默默。
楚兰罢秀足蓬蒿,青松委干多荆棘。
争如一醉度流年,免使悲欢荡情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胸怀宽广,不屑于学习那些只会舞文弄墨的小人物。像蛟龙一样渴望搏击风雨雷霆,骐骥怎能忍受被马勒牵制。金子宝玉的闪光时刻终会来临,虚伪的奉承之言却只是过眼云烟。功名富贵并非偶然得来,杨雄空有绝妙的才华却默默无闻。楚兰在草野间独自绽放,青松却被荆棘纠缠难以舒展。不如一醉方休,度过这匆匆时光,以免让悲欢离合扰乱我们的心境。
去完善
释义
《杂言》:该诗是一首七言古诗,阐述诗人对人生和功名的态度。
1. 鲰生:这里指才智浅陋的人。
2. 蛟龙: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象征能呼风唤雨的英雄。
3. 骐骥:千里马,代指有才能的人。
4. 衔勒:马勒,用于控制马的器械,这里引申为束缚。
5. 锵金佩玉:形容声色犬马的生活。
6. 杨子草玄: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扬雄写《太玄经》一事,他本是汉朝的臣子,却闭门写出这部谈论哲理的著作,表达隐逸之情。
7. 楚兰罢秀:楚国的兰花已经凋谢,比喻美好的事物已经逝去。
8. 蓬蒿:杂草,这里用来形容平凡的事物。
9. 青松委干:松树已经枯死,形象地描绘出社会的衰落。
10. 争如:不如,比不上。
这首诗中,诗人表明了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境界,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像蛟龙一样叱咤风云,而不是受到社会种种束缚和困扰。同时,诗人也感叹社会现实的黑暗,羡慕那些能够及时行乐、忘却尘世纷扰的人。
去完善
赏析
《杂言》这首诗展现出了寇准豪放的个性和宽广的胸怀。诗中表明了诗人并不羡慕那些依靠雕虫小技来谋求功名利禄的人,他相信真正的功名和富贵并非偶然,而是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同时,诗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悲欢离合总会受到种种束缚和困扰,不如以酒为乐,尽情地度过美好时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言》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寇准的一首五言古诗。据史书记载,此诗创作于宋太宗淳化年间(990-994年)。这一时期,寇准的官职不断晋升,先后任三司度支副使、盐铁判官等要职。在政治生涯上春风得意的寇准,性格直爽,秉公直言,不畏权贵。
与此同时,北宋建国初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外患严重。特别是辽国侵扰边境,对宋朝构成了严重的军事威胁。寇准身为朝廷重臣,洞察时局,对国家的安危深感责任重大。他关心民生,倡导务实,主张积极备战,抗敌卫国。
在《杂言》这首诗中,寇准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景,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人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勇气和智慧。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为我们了解北宋初期的历史背景和寇准的人生经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