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谒南海神庙

标题包含
谒南海神庙
姚侯送我游黄湾,澄江一道晴无澜。黄昏到岸天色变,彻夜震撼号惊湍。平明谒海神,云气解駮光斑斓。殿中击铜鼓,声落海外迎潮还。巡檐绕廊看古碣,手剔碧藓青苔斑。或欹或仆或屹立,节角刿杀形模残。煌煌御书碑,迥出唐宋元明间。浴日孤亭表其右,七十二级直上穷跻攀。不知榑桑出地几千丈,顿觉万象晃朗穷豪端。骊龙吐珠蛟喷涎,阳乌击水鳌移山。祝融分位当炎躔,紫霞红浪上下两摩荡,中有万点风樯竿。星流电掣到庙下,一一椎髻垂花鬘。吾皇膏泽被百蛮,远人毕至迩者安。自从计臣握算变新法,盐筴纤悉多归官。广川大泽禁渔猎,网漏鱼鳖群生悭。问神受封今几代,蒿目岂不知时艰?国家大事必祭告,谓是正直无欺谩。幽明肸蚃一气旋,忧乐当与民相关。曷不草绿章,为民请命恩宜颁。但使方隅获沾山海利,神亦坐享血食无惭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字驰黄,号初白,浙江海宁人,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是晚明文学家查伊璜,父亲则是清朝初期的重要文人查昇。因家门遭逢变故,生活坎坷,使他早年...查看更多
shuyunxu
去完善

译文
姚侯带领我游览黄湾,澄澈的江水在阳光下波澜不惊。到了傍晚,天空突然变得昏暗,整夜都能听到湍急的水声。黎明时分我们拜访了海神,海神的云气闪烁着斑斓的光芒。在海神的宫殿里,我们听到了敲击铜鼓的声音,那声音响彻海外,迎接着潮水的回归。我们在屋檐和走廊之间漫步,欣赏着古老的石碑,用手剔除上面的绿藓和青苔。有的石碑倾斜,有的倒下,还有的仍然屹立不倒。尽管它们的形状有些残破,但仍显得辉煌夺目。在海神的殿堂里,有唐、宋、元、明时期的石刻。在朝阳下,有一座孤独的小亭矗立在那里,沿着七十二级台阶向上攀登,可以看到挺拔的榑桑树。不知道它从地面延伸出了几千丈,只觉得万物都在它的光芒下摇曳生姿。像骊龙吐珠、蛟龙喷水这样的奇幻景象比比皆是,阳乌击水、巨鳌移山这样的奇景也让人叹为观止。在这里,火红的太阳照耀在大地上,紫色的霞光和汹涌的红浪交相辉映,中间点缀着许多船帆。这些船只流星般快速驶向神庙,船上的人都戴着椎髻和头饰。我们的皇帝以他的恩泽庇护着各地的百姓,无论远近都得到了安宁。自从谋臣们制定新的法规以来,食盐的税收大部分都已经归政府所有。广阔的河流和大泽已经禁止捕鱼打猎,这让鱼儿和水生动物得以生存。请问神祇,至今已有多少代人接受封号,他们的眼睛是否看到世界的艰难困苦?国家的重大事件必须通知神祇,因为它们是公正无私的。无论是活人还是亡灵,都在同一气息中旋转,人们的喜怒哀乐都与他们息息相关。为何我们不献上祈祷的文书,为人民请命并祈求福祉呢?只要让各地方的人民能够分享山海的利益,神祇们也会安然享用供奉,而毫无羞愧之色。
shuyunxu
去完善
释义
1. 姚侯:指姚启圣(1624-1705年),字会公,号紫荆山人,康熙帝的功臣,曾任福建总督,分巡厦门道。 2. 黄湾: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 3. 澄江:清澈的江河,这里指黄湾江水。 4. 晴无澜:形容水面平静,没有波纹。 5. 撼:震动,摇晃。 6. 号:指船只行驶时的声音。 7. 湍:急流的水。 8. 谒海神:拜见南海神。 9. 解駮:光线通过云层产生斑驳现象。 10. 斑斓:色彩错杂鲜明。 11. 击铜鼓:指敲击铜鼓以祭祀海神。 12. 海外:指南海。 13. 巡檐:沿着屋檐行走。 14. 古碣:古代的碑石。 15. 青苔斑:指青苔覆盖的古碣。 16. 欹:倾斜。 17. 仆:倒下。 18. 屹:直立。 19. 节角刿杀:形容石刻文字的线条粗犷锐利。 20. 煌煌:辉煌。 21. 御书碑:皇帝亲笔题写的碑文。 22. 迥出:超越。 23. 唐宋元明:指四个朝代。 24. 浴日:太阳初升。 25. 孤亭:独立的亭子。 26. 表:表现,展示。 27. 榑桑:神木名,传说中的大树,此处借指树木高大。 28. 万象: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29. 晃朗:明亮清晰。 30. 骊龙:黑龙。 31. 阳乌:太阳。 32. 击水:拍打水面。 33. 鳌:传说中的一种巨型海龟。 34. 祝融:火神。 35. 分位:区分位置。 36. 炎躔:火星运行的位置。 37. 紫霞:紫色霞光。 38. 红浪:红色的波涛。 39. 上下两摩荡:形容波浪上下翻滚。 40. 风樯竿:指船帆。 41. 星流电掣:形容速度极快。 42. 椎髻:束发成椎状。 43. 垂花鬘:戴着头饰。 44. 吾皇:指康熙皇帝。 45. 膏泽:恩惠。 46. 百蛮:各个少数民族。 47. 迩:近。 48. 计臣:指管理财政的官员。 49. 新法:指清朝实行的新的经济政策。 50. 盐筴:食盐专卖制度。 51. 纤悉:细节。 52. 广川大泽:广大的河流和湖泊。 53. 禁渔猎:禁止捕鱼和狩猎。 54. 网漏:指疏于管理。 55. 群生:众生。 56. 悭:缺乏。 57. 问神受封今几代:询问神明的封号已经延续了多少代。 58. 蒿目:忧虑。 59. 时艰:艰难的时刻。 60. 幽明:生死。 61. 肸蚃:神明感通之理。 62. 一气旋:气息相通。 63. 忧乐:忧虑和快乐。 64. 与民相关:关注民生。 65. 草绿章:起草奏章。 66. 请命恩宜颁:请求赐予恩惠应该颁布实施。 67. 沾:受到恩惠。 68. 山海利:指沿海地区的利益。 69. 血食:祭祀。
shuyunxu
去完善
赏析
《谒南海神庙》是一首描绘南海神庙景象的诗歌。诗人以自己亲身游历黄湾的经历为主线,描绘了从黄昏到清晨再到夜晚的神庙景象。神庙内古朴典雅,海风阵阵,仿佛在述说着沧海桑田的故事。诗人通过对庙宇、古迹、碑文的观察,以及对神灵和历史的敬畏,传达了祈盼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shuyunxu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谒南海神庙》是一首描绘作者探访南海神庙的诗,由清代诗人查慎行所著。这首诗创作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时值清朝初期,国泰民安,国力强盛。 在这一年,查慎行才情横溢,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他赴京科考,一举中第,进入翰林院供职。此次随驾南巡,他的生活体验丰富,对于国家的繁荣景象、民俗风情等有着深刻的感悟。 在这个时期,清王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整顿政治、发展经济、文化交流的政策,整个社会呈现出祥和的氛围。南海神庙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是唐代以来的重要祭祀场所,也是广州市的一处历史文化遗迹。通过这次朝拜,诗人一方面表达了他对南海神的敬仰之情,另一方面也寓含了对国家昌盛、民生富饶的美好祝愿。
shuyunxu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