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时亨舍人帅蜀诗二首 其二
一从雁塔缀英游,又见功名得志秋。
丹阙万人窥榜眼,碧幢千骑拥遨头。
锦城日暖惸鳏舞,玉垒烟深铠仗收。
它日中和闻善政,一琴宁复久淹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从在雁塔之旅中结识了优秀的学子们,又一次见证了他们在秋天取得功名、志向得以实现的时刻。
在那红色的宫阙里,万人翘首期盼着看到谁将成为榜眼;身着碧绿战袍的马队前呼后拥,簇拥着那些年轻有为的头领。
在成都这座温暖的城市,鳏寡孤独的人们欢快地舞蹈,而那银色的山川烟雾弥漫,军队在扎营休息,整理他们的兵器。
有朝一日,当我们听闻那个地方政治开明,善良仁爱,我便会带着我的琴去寻找那个理想的地方,不再长久地停留在此。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从雁塔缀英游:雁塔,指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大慈恩寺内,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圣地;缀英游,意为与英才一起游历。
2. 功名得志秋:指获得功名的时期。
3. 丹阙万人窥榜眼:丹阙,古代宫殿前的红色楼阁,这里代指皇宫;窥榜眼,指看到榜单上的第二名。
4. 碧幢千骑拥遨头:碧幢,绿色的军旗;千骑,形容众多的骑兵;拥遨头,形容热闹的场景。
5. 锦城日暖惸鳏舞:锦城,成都的别称;日暖,天气晴朗;惸鳏,孤苦无依的人;舞,跳舞庆祝。
6. 玉垒烟深铠仗收:玉垒,山名,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烟深,烟雾弥漫;铠仗收,指战争结束。
7. 它日中和闻善政:它日,以后;中和,指朝廷的和谐氛围;闻善政,听到良好的政治举措。
8. 一琴宁复久淹留:一琴,一把琴;宁复,表示反问,岂能再;久淹留,长久地滞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王时亨这位才子受到皇帝的重用,前往四川任职的场景。首联提到他在英游天下的过程中,终于得到功成名就的机会。颔联描绘了他在众人瞩目之下,骑着马前往新的工作岗位,表现出他的气度非凡。颈联则描述了他在四川的工作成果,使得成都的人们在温暖的阳光下欢庆,而军事方面也取得了成功。尾联表达出对他未来治理四川的期望,相信他会取得更多的成就。整首诗充满了对他的赞誉和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美好祝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王时亨舍人帅蜀诗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周麟之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195年左右。当时金国入侵,战乱频繁,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们普遍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周麟之也在诗中以送行友人为契机,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注。
在这个时期,周麟之曾入朝为官,任职于太常寺,后遭谗陷罢官。这段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政治黑暗、官场险恶。在送友人王时亨出任四川安抚使时,周麟之以自己的感慨来劝诫朋友要坚守道义,尽忠报国。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