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九里松

标题包含
九里松
九里松阴路,青泉映白沙。 谁知三伏暑,小草有幽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漫长的松荫路上行走,清澈的泉水倒映着洁白的沙滩。谁能想到在这炎热的三伏天中,还有这么一片宁静的地方和那盛开的小草花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九里松: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著名景点"九里松"。因路边古松连绵九里而得名。 2. 释道济:法号释道济,即济公,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僧人,以疯癫而闻名,为禅宗高僧。 3.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炎炎夏日中,九里松荫下的一片清幽世界。首句“九里松阴路”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长满了松树的小径被阳光穿透树叶形成的阴影覆盖,让人感觉凉爽舒适。接着的“青泉映白沙”则更深入地展现了这幅画面:清澈的泉水在阳光下泛起粼粼波光,与岸边洁白的沙子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图画。 然而,这并不是一幅完全静态的画面。诗的后两句“谁知三伏暑,小草有幽花”则在宁静的画面中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虽然是大热的三伏天,但在这一片松阴之下,小草顽强地生长着,绽放出小小的花朵。这两句不仅呼应了前面环境的描绘,同时也传达了诗人的感慨和领悟:即使在最炎热的环境中,也有生命在默默绽放,传递着顽强的力量。 整首诗借景抒情,以九里松阴下的景致为载体,表达出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里松》是南宋诗人释道济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这首诗描绘了九里松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南宋与金朝长期对峙,战争频繁。 人生际遇:释道济(1148-1209年),字乐天,俗姓李,法号大慧宗杲,中国宋代禅宗高僧、诗人。他出生于南宋时期的江南地区,家境贫寒,自幼出家为僧。他游历四方,访名师,广结善缘。后因受到政治迫害,被贬谪到广东雷州半岛的海康县。他在海康期间,与当地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共同探讨佛学和诗歌创作。他的作品以反映民间疾苦为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中国社会经济逐渐恢复,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然而,由于政治腐败、战争频繁,民生疾苦仍然严重。在这个时期,佛教作为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对人们的思想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释道济作为一名禅宗高僧,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矛盾和问题,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