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呈冯太尉

标题包含
呈冯太尉
削发披缁已有年,只同诗酒是姻缘。 閙看弥勒空中戏,困向毗卢顶上眠。 撒手便能欺十圣,低头端不顾三贤。 茫茫宇宙无人识,犹道颠僧遶市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剃了头发穿上僧袍已经过了好些年头,我的生活和诗歌、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喧闹之中欣赏着弥勒佛在天空中的表演,疲劳时便在毗卢顶上游憩入睡。我这个人一旦撒手就能欺骗十个圣人,低头时也不去管那三位贤者。在这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无人能够理解我,人们只知道那个癫狂的僧人在城市中来回游荡。
去完善
释义
《呈冯太尉》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名为释道济的僧人创作的一首诗歌。以下是注释: 1. 削发披缁:指剃度出家成为僧人。削发,即剃去头发;披缁,穿上黑色的僧袍。 2. 只同诗酒是姻缘:表示诗人与诗歌和酒的缘分深厚。姻缘,这里指缘分。 3. 閙看弥勒空中戏:描绘了诗人观看弥勒佛在空中嬉戏的场景。閙,通“闹”,热闹、喧闹的意思。弥勒,佛教中的未来佛。 4. 困向毗卢顶上眠:表达了诗人以佛顶为枕入睡的超脱心境。毗卢,又译作“毘卢遮那”,意为“遍一切处”,是佛教密宗崇奉的最高神灵。 5. 撒手便能欺十圣:描述了诗人的豪放性格和高超智慧。撒手,放开手脚,无所顾忌。欺十圣,超越十个圣人。 6. 低头端不顾三贤:表达了诗人对名利不屑一顾的态度。低头,谦逊的样子;端不顾,全然不理会;三贤,这里指有德行之人。 7. 茫茫宇宙无人识:意指在广大的世界中没有人真正理解诗人。茫茫宇宙,广大的世界;无人识,无人理解。 8. 犹道颠僧遶市廛:形容诗人作为颠僧在城市中云游的形象。犹道,还这样说;颠僧,行为癫狂的僧人;遶市廛,在城市中云游。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不羁的笔触描绘出诗人释道济的自画像。诗人剃度为僧已有时日,但他与诗词歌赋的关系却更为密切。在诗中,他既是佛祖座前的弟子,又是世俗欢娱的参与者。他时而空灵地在菩萨面前嬉戏,时而疲惫地在佛顶打盹。尽管佛法高深,他却能轻易地摆脱其束缚;虽身为僧人,他却无畏地向世人展示他的狂野不羁。在这浩瀚的宇宙中,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他,然而他依然无所畏惧地游走于市井之中,成为了一个颠覆传统的僧人。这首诗歌颂了诗人释道济的个性和态度,以及他对生活的独特领悟和表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呈冯太尉》是南宋诗人释道济(即济公)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59年,此时正值南宋时期,距离北宋灭亡已有数十年。释道济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百姓疾苦的关切。 在这个特殊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对外妥协求和,对内则对百姓横征暴敛。释道济作为一位有良知的僧人,对此深感痛心。他游走四方,以诗言志,关注民生,抨击时弊。在这首《呈冯太尉》中,他以“四郊未宁静,战马常悲鸣”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民生疾苦,并以此表达了对当权者的强烈批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